
人體脊柱由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構成,尾骨在脊柱的最低端。當尾骨出現疼痛症狀的時候,醫學上稱為尾骨痛。外傷、慢性勞損、腫瘤、退行性病變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尾骨痛,而值得注意的是,久坐也會導致尾骨痛。尾骨疼痛的病人,坐硬板凳、起身、咳嗽、排便時疼痛明顯增加,甚至會影響日常活動。
尾骨痛是臨床常見病,對於此類病人,臨床上一般先要明確原因。對於絕大多數尾骨痛病人常採用針灸和推拿相結合治療,效果較顯著。針灸取穴多採用遠端和近端取穴相結合,如承漿、風府、腎俞、八髎、腰俞、長強、會陽、承山等穴位;推拿治療時要用手法對脊柱兩側及臀部軟組織充分放鬆,並且要注意不要在痛處做過多、過重手法,否則會引起疼痛加重。
尾骨痛的病人一般要注意不要受涼,不要坐硬板凳,需要久坐的人最好能坐軟墊,大便要通暢,不要飲酒,不要喝凍飲。適當做一些運動對治療或預防尾骨痛有一定的作用,但要注意運動時不要誘發尾骨疼痛或引起疼痛加重為原則,否則可能會起到相反的作用。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一級講師 周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