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能夠強身健體、強化身心健康發展是常識吧,但怎樣的運動才能真正有效幫助我們情緒和心情?可能大家的答案都不一樣,因大家對運動的定義有所不同。筆者接觸過有些家長、病人甚至醫務工作者,對這課題的認知和理解都不大相同,大部分人認為只要有時間去做運動都是好的,是有效的。但當問到他們自身的運動習慣,多數人的回答都是在周未放假時出外行山、打球、跑步,能夠堅持每天運動的還是佔少數。然而是否每天做運動便是最好?不同種類的運動對不同情緒效果是否一樣?不同年齡階層在運動上是否應該有所不同?這些問題答案在2023年的一個醫學研究有初步啟示。
研究在2023年5月份PLOS ONE網上平台發表,研究員調查超過一萬個中國留學生,了解他們在疫情期間的精神和情緒狀況,以及不同種類運動帶來的影響。疫情為他們帶來恐懼、擔心、焦慮、壓力、低落及不安心情,研究人員發現不同類形運動包括跑步、阻力訓練、家庭有氧運動、跳繩、瑜伽、單車和球類活動等對情緒上的幫助都不一樣。效果最佳的是跑步,大前提是要有足夠的運動強度,而中等以至高強度訓練才有真正醫學成效。怎樣才算中至高強度?原來強度計算是用心跳頻率分類,中等強度是最高心跳率的六成,高強度是最高心跳率的八成。而最高心跳頻率和年齡有緊密關係,將220減去實際年齡便是個人的指標。
舉例,20歲人士最高心跳頻率是220減20,即每分鐘200次心跳,而40歲成年人則是每分鐘180次。運動時間最好由每次30分鐘到70分鐘,每次運動時間少於10分鐘或多於90分鐘都會減少治療成效,而每星期最佳運動時限由150分鐘到330分鐘為最佳。
筆者相信有了這運動建議,對社會大眾提供了一個基本標準可跟從,然而我們需要更多大數據研究協助醫學界,更深入了解不同類型運動所帶來的好處和背後的醫學原理,從而找出更多有效和方便的方法去加強大眾在精神層面的抵抗力,應對千變萬化的生活及社會改變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