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狹窄症的早期症狀,最常見的是腰痛。有八成以上腰痛都屬於無法研判其原因的「非特異性腰痛」。因此,經常會聽到確診脊椎狹窄症前,已飽受不明原因腰痛之苦多年的案例。另外,脊椎狹窄症初期,有患者覺得雙腳腫脹、皮膚感覺遲鈍、腳底麻麻的。也有人有種腳底貼了膠紙或有小石頭跑進鞋裡的不自在感。
「間歇性跛行」的症狀是走路時,從腰到腳會感到疼痛或發麻(有時也會影響私密部位)、無力感而暫時無法走路,但稍微蹲著休息一下就恢復正常。
蹲下或身體前傾休息時能減輕疼痛或發麻,是因為透過拱背的動作,將腰椎的椎管打開,減緩神經所受到的壓迫。有60%至80%患者會出現間歇性跛行,發病時間跟間距則因人而異。輕度的話,可以持續走幾十分鐘;嚴重者可能連5米都舉步維艱。惡化到這種程度,就可能要考慮手術。一般情況下,脊醫及物理治療也能改善病徵。
為防止間歇性跛行惡化,盡可能外出走走或是在家做踏步運動,維持雙腳跟腰部的肌力。不過要留意的是,出現疼痛、發麻等症狀前要適度休息。在意他人眼光的患者,建議可選人少的時間,或在有長椅可休息的地方行走,事先決定外出的路徑或時間。
除脊椎狹窄症外,動脈硬化阻塞疾病「周邊動脈疾病(PAD)」也會出現間歇性跛行。兩者間歇性跛行不同之處在於,前者只要身體前傾稍作休息,就能獲得緩解;周邊動脈疾病的話,則要立正站好。動脈硬化阻塞疾病是從盆骨到腳的動脈硬化持續惡化,血栓(血塊及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斑塊)阻塞血管,造成血液循環停滯,雙腳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與氧氣,因而導致間歇性跛行。一開始雙腳冰冷、肌膚顏色出現變化,再逐漸演變成間歇性跛行或靜止不動時的腳部疼痛。無論是何種動脈疾病,出現血栓造成血管阻塞,就有可能導致腳部壞死。因此,若出現間歇性跛行的症狀,請及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