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捧著腹來求診。主訴是腹絞痛,腹脹一日。
他說昨日睡前就開始絞痛,以為是腹瀉,臨廁卻沒有便意。昨晚他蜷曲在床上,一直腹痛絞痛氣脹到天亮。幸好,早上放了一個大響屁伴腹瀉數次,腹子才輕鬆了一些。
食物一般兩小時就從胃排空,進入腸道,問題應該和早餐午餐無關,藝明耐心地跟他分析晚餐的食物,一再問他:昨夜有沒有食過一些以前沒食過,或者少食的東西。
他想起飯後,朋友送了他一包乳酸菌粉,說可以調理腸胃,當下就飲了一杯。
沒有病理檢查,藝明也不能一口咬定是乳酸菌的禍,但患者因服用乳酸菌引起過敏腹痛的可能性也頗高。
近年益生菌成熱門健康食品,尤其有大學研究,說它有助預防感謝染新冠病毒和新冠康復,益生菌售銷大增。益生菌被宣傳成功效多多,但事實上,市面過百種益生菌產品,每種功效都不同,巿民容易以為是一種益生菌有齊所有功效。選購時既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是甚麼功效,再找相應的菌屬來服用。
大家又常將益生菌和乳酸菌混為一談,其實,益生菌種類繁多,而乳酸菌是最為巿民認識的益生菌之一。乳酸菌本身又有很多種,單單是常見的就有俗稱A菌、B菌、C菌、LP菌及LGG菌5種,各有功效。這麼複雜,又怎能要巿民自己看廣告選購呢?何況,益生菌服法也很重要,一定要看清楚說明。
我們身體內長期住滿很多細菌,雖說有好菌壞菌,就如中醫講的陰陽,只要平衡,兩者都是我們所需要的。
上醫治未病,當出現排便異常(便秘或腹瀉),失眠,濕疹等病徵,打算服用益生菌來治療之前,不如想想病徵發生的原因:是因為疾病服藥引起、因為生活上的不良習慣例如偏食,多肉少菜、因為工作壓力或情緒鬱結、作息不規律等等,最終令到腸中菌群失衡。若致病成因不改,即使服用益生菌,亦只能取得短暫效果,很快就要故態復萌。何況,部分有根本不宜服用益生菌。
有部分有不宜服用益生菌,例如益生菌過敏,會引起腹脹、腹痛、腹瀉;有免疫系統問題食了甚至會中毒。食用前最好諮詢你的醫師。
中醫師,國際針灸醫師,高級營養師。著有《中醫師教你的103道家常湯.茶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