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留意到,我們的雙手幾乎可以觸及全身所有的部位,這有賴我們一對非常靈活的肩膊。但我們也要付出代價──肩膊痛。年輕運動員和中年人士,也常受到肩膊痛困擾,例如前兩期提到的肩膊肌腱撕裂和五十肩。另外一個較常見的情況,是肩關節夾擊綜合症。
我們的肩膊是怎樣受到夾擊呢?原來當我們提起膊頭的時候,部分肌鍵會在兩塊硬骨頭中走過,當肩峰和肱骨間的通道收窄,走過的肩袖便會受到夾擊,產生磨擦而引致痛楚。這個情況,會在我們舉起手的時候發生,尤其當角度介乎70至120度之間,這就是醫生說的痛弧(painful arc)。痛症由於肌腱炎、滑囊炎和肌腱撕裂而產生。
這個病較常見於40歲以上的中年人,尤其長期從事上舉或搬重物的人士,如髹天花和維修冷氣等。此外,打羽毛球、網球、棒球等投擲性運動,亦容易讓運動員患上此病。
此病的症狀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發炎,治療以消炎為主,如消炎藥或肩峰下類固醇注射。第二階段是纖維化,導致夜間肩膊疼痛,治療以伸展運動來恢復組織柔軟度為主。第三階段是鈣化,可以手術治療減輕痛楚。適當的運動能增加活動幅度和強化肌力,以減低日後勞損和創傷的機會。
作者為風濕及內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