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圖片)
宋代曹勛寫過一首詞《隔簾花》,詞有「待向晚,迎香臨月須卷起」。可見,前人對迎香一穴有普遍認識,能喻於詞裏。現代人又知否迎香在哪裡?又知否它的中醫功效呢?
迎香穴,屬手陽明大腸經穴位,位於鼻翼外緣中點旁,當鼻唇溝中。由於,迎香位於鼻子兩旁,它能主治鼻子的各項不適。中醫古籍《玉龍歌》記載「不聞香臭從何治,迎香二穴可堪攻」,凸顯了迎香的功效。除此之外,它對鼻塞、鼻水、嗅覺異常等症狀有一定幫助,適用於鼻敏感、鼻竇炎患者。
香港街道上空氣受污染,室內空調下空氣欠暢通,加上人們缺乏運動,容易患上鼻敏感。如果鼻敏感發作,出現打噴嚏、鼻塞、鼻水長流,可以自我點按迎香穴,舒緩症狀,方法如下:屈曲兩手食指關節,利用食指背側關節突出部位,對準迎香穴(左手對左迎香,右手對右迎香),然後加以按揉,在穴位上作順、逆時針方向打圈各20次。雖然鼻敏感有反覆發作的傾向,但是多鍛鍊身體、避免致敏原(花粉、灰塵)、按壓迎香穴,則可適度減少鼻敏感的發作。
作者為該學院臨床部註冊中醫師劉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