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健康女性會在45至55歲前後出現卵巢功能衰退加快,從而進入更年期。而卵巢功能過早出現衰退,則稱為卵巢早衰,或原發性卵巢功能低下(Primary Ovarian Insufficiency, POI),是指年齡小於40歲的女性出現明顯的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降低的情況。臨床表現為月經稀發或閉經、不孕,或是烘熱汗出、心煩易怒、陰道乾澀、性慾減退等更年期症狀,屬於婦科內分泌領域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病因多與遺傳、自身免疫疾病、環境污染以及壓力有關,治療起來較為困難。
中醫針灸和內服中藥結合可有效改善激素水平,治療和預防卵巢早衰。通過對脾俞、肝俞、腎俞、關元、中極、血海、子宮、三陰交等穴位進行電針刺激,可以達到疏肝健脾、滋陰補腎、益養胞宮的功效,再結合中藥熟地黃、山茱萸、山藥、菟絲子等補肝腎、養陰血,杜仲、續斷、石楠藤等溫補腎陽,沙參、麥冬養陰補肺,白朮、茯苓健脾益氣,當歸、丹參、益母草等養血活血,諸藥合用以達到補腎填精,滋陰養血活血的作用。另外,留意自身月經周期的變化可以更早的發現卵巢早衰,合理作息、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調暢情緒則能令卵巢保持年輕的狀態。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中醫臨床副教授楊君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