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3-11-24 04:29:30
日報

來自寶島的鶴The Crane

分享:

 工作緣故,需要經常多聽、多睇,而跟睇戲睇劇兩者相比,「聽歌不脫節」難度更高,因為音樂無分國界,啱聽就得。但普天之下,歌曲作品和音樂單位的名字有如恆河沙數,就算聽得再多,認知依然淺薄,所以每逢撰寫音樂相關的文章或報道時難免覺得吃力,但一邊寫一邊做資料搜集,又會有種大開眼界的感覺。

 當然除了參考朋友和業界的推介之外,行走江湖這麼久了,總會有些簡單方法,或者稱為捷徑,令自己的資料庫盡量處於「貼市」狀態,譬如音樂串流平台推薦。我用的是Spotify,他們有新歌熱播、RADAR HK、HYPE、+852 Rising、Sound鮮和K-Pop ON!等歌單,分門別類的介紹「新作」,留意這裏說的剛派台或剛上架的,是「你沒有聽過的」,相信人人不同,演算法這回事嘛,你懂的!

 譬如用「認歌神器」Shazam,這是辨析音樂的手機應用程式,這個app對我平時寫文「做功課」幫助很大;譬如留意音樂會或演唱會的line-up名單;譬如留意流行榜的最新走勢;譬如留意頒獎禮的入圍名單。

 今年5月中旬,台灣「第34屆金曲獎」公布入圍名單,我第一次聽到「鶴The Crane」的名字。這位現年29歲的新晉唱作男歌手是ØZI師弟──ØZI是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得主,2019年憑《ØZI:The Album》和單曲《B.O.》獲得六項提名──簽約唱片公司「新樂園」後,2022年初正式出道,同年12月底推出的首張大碟《TALENT》讓他順利獲得今屆金曲獎「入場券」,角逐最佳新人獎和「金曲歌王」(即最佳華語男歌手獎,結果由HUSH得獎)。

adblk7
鶴TheCrane
adblk8
鶴TheCrane

 甫出道即雙料入圍(今屆最佳新人獎得主洪佩瑜同樣如此),加上在此之前鶴The Crane已在寶島音樂圈薄有名氣,2021年及2022年分別憑《LIMO》和《拉麵公子》兩首單曲入圍金音獎,而主打歌《不介意》的MV去年上架後曾鬧出小風波,瞬即引起當地媒體注意。

 可以簡單交代一下MV爭議。事緣《TALENT》推出前,他的執行經理人決定結婚,因為苦無拍攝靈感,遂主動提議將自己的婚禮現場拍攝MV,鶴The Crane需要親身上陣,做出拿熨衫板和熨斗走進會場、戴住耳機行行企企、咪嘴唱歌跳舞、搽指甲油、用紙巾抹氣球,甚至吃花球等「騎呢」行為,藉此呈現出「不介意」的最高境界(歌詞本身講述戀人拍拖時的內心世界:只要跟喜歡的人在一起,在哪裏的都不介意)。無奈上述內容引起舉辦婚禮的教會不滿,幾經協調下依然要求將 MV下架,最終今年1月再推出全新剪輯版MV,保留了原版分鏡同時,並以素材圖片(Stock Photo)取代場地畫面,效果非常有趣,也充滿強烈的諷刺感覺。

 就在「金曲獎」結束後翌日(7月2日),幾乎沒睡的鶴The Crane乘飛機從台北來到香港(他說大概只能淺眠大約一小時),出席在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自由空間大盒舉行的「Ear Hub 搶耳博覽2023」,為《“ALL EARS ASIA” 音樂會》演出,騷後我跟他在後台談了幾句,直接問為何以鶴The Crane作為藝名,他說:「主要是因為,我想要表達一種鶴立雞群,閒雲野鶴(來去自如,無所羈絆)的感覺,就是好像很low-key(低調),但是就是有一點點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這樣子。」

 另一個值得留意的是,鶴The Crane的歌曲有很多都是用英文填詞,為何這樣選擇?他解釋:「我到目前為止的歌主要都是Alternative R&B(另類節奏藍調),那我覺得英文本來就跟這個樂風比較match一些……所以一開始也是等於說,我會怕自己中文寫得不好,或是跟歌不夠fit,我才選擇用英文寫。英文不是我的母語,但我在寫英文(歌詞)的時候,覺得比較有成就感,好像寫一點點,我就有些新的進步。其實我也一直一步一步的在學習用中文寫,就是盡量要突破自己的心魔。」假如大家都想親身感受鶴The Crane的舞台魅力,可以買票入場,欣賞他今天(11月24日,周五)在九展Music Zone舉行的《鶴 The Crane──「鶴(之景觀渡假)園 」香港專場》現場演出。
 

adbl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