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樂隊Queen的傳奇電影來了。預告片搖滾迷都說不俗,看完期待又興奮。《波希米亞狂想曲:搖滾傳說》英名原名Bohemian Rhapsody,是Queen的首本名曲,也是他們以搖滾混合古典歌劇風格創作而成,全長近六分鐘。當初推出被唱片公司嫌曲式及歌詞太古怪,又不夠Radio-friendly(當年電台只播3分鐘流行曲),但十多年後成了最能代表樂隊的經典,有點年紀的樂迷應該記得,這歌連王菲都翻唱過。
Queen主音Freddie Mercury 91年因愛滋病去世,樂隊進入沉寂期二十多年,今天要將《波希米亞狂想曲》拍成並不容易,樂隊結他手Brian May、鼓手Roger Taylor奔走8年,終於找來導演Bryan Singer,夥拍演員Rami Malek拍成。Bryan Singer以拍X-Men電影系列最為著名,至於演Freddie Mercury的Rami Malek是埃及血統,以演電視《駭客軍團》(Mr. Robot)成名,這角色本來落在喜劇演員Sacha Baron Cohen手上,但為Brian May反對,爭辯一輪後,由Rami Malek補上。拍攝後期,導演Bryan Singer突然失蹤數天,沒有音訊,結果被炒,由Dexter Fletcher執手尾。導演後來交代因為雙親重病,這對影片質素多少有點影響。
不算深刻 娛樂性足
《波希米亞狂想曲》的拍法傾向正統傳奇片。導演先來一段1985年Band Aid Queen上台前熱身,直至走到台前,再倒敍到1970年年輕的Freddie在機場做搬運小工,被喚做“Paki”(巴基仔)。其實他是英籍印裔人,原名Farrokh Bulsara,出生後不久舉家被迫移居到英國。不足二十歲,他認識了樂隊其他成員,開始組團,多次改變樂隊名字後,終於成了後來著名的Queen,闖出名堂。
電影故事就以Freddie為骨幹,描寫他結識團員、出唱片、結識女孩,成名以至常跟唱片公司及其他團員發生爭執,也因成名而變得更張狂,目中無人。這電影故事甚有戲劇性,例如Freddie出身在傳統拜火教印度家庭,但他早年就很西化反叛,結果兩次改名換姓後連姓氏也不要,跟父親關係變得很差。另一邊,寫他早年主動結識女孩,跟Mary Austin承諾雙方永不會把婚戒除下,他卻漸漸發現自己的性向,開始花天酒地。另一條線,是寫人性在成名後的變化,Freddie一方面認為樂隊的成功,自己居功至偉,經常遲到,愈來愈獨裁;另一方面,開始有人以巨額金錢誘使他解散樂隊,單飛搵錢。情節上,這幾條主線都寫到,主題有時飄移,並不特別深刻。後來Freddie受過挫折,反省自己飛起團友,突然有點大徹大悟,拍來過於簡單,但對白倒寫得十分不錯。
複製Band Aid演出目不暇給
以戲論戲,《波希米亞狂想曲》娛樂性很足,搖滾迷會特別看得高興。電影由1970年拍到1985年樂隊在Band Aid的經典演出,特別是尾段超過15分鐘複製的現場演出,單單看製作就目不瑕及(我看IMAX版本,價值就在這一場戲)。片中男主角Rami Malek使盡渾身解數,造型及演出相當神似。
不過,大概因為是官方傳奇片,中段花了很多篇幅,交代一首首名曲的創作由來,多少有點宣傳味道,尾段又要留大量篇幅拍Band Aid現場演出,對於角色的描寫、他愛熱鬧怕孤單,性格囂張跋扈背後的成因,成名的代價等等,難免有所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