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會說謊,告訴你人生第一個有印象的MV,是Michael Jackson首《Thriller》。做人應該盡量誠實,我的第一個MV,是《Monica》,TVB版本,張國榮穿上白色西裝褸,舞蹈藝員七彩繽紛,還有吳家麗。那時,應該不是稱為MV,叫MTV。
本來是歌曲的配襯品,後來好像反客為主。例如,無綫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在八十年代尾,開始開設最佳音樂錄影帶獎項,還要一分為二,一個頒給製作,一個頒給演出。最記得有一年,頒給梅艷芳的《夢裡共醉》,即是《末代皇帝溥儀》香港版主題曲。MV中,環境不似紫禁城,比較似和室;梅艷芳不似婉容,比較似藝伎。從來沒有人說過MV必定需要把歌曲內容搬字過紙。
任何好事也會給我們玩爛。那個最佳音樂錄影帶演出獎,曾經以為是頒給跳舞跳得最出色的歌手,例如杜德偉,原來是頒給《紅日》和《舊歡如夢》的李克勤,變豬肉獎。本來很多人願意留意的MV,又失焦了。反而卡拉OK崛起,飛圖找些湖光山色片,或者找古天樂之類的俊男撥撥頭髮行來行去,配上歌詞字幕,更加多人看過。
發展了廿幾三十年,香港的MV出品當然追不上歐美,也不用拿來跟日韓比較,平均計,應該連台灣的泰國的,也恐怕及不上。畢竟,還有很多MV,依然是找個歌手在鏡頭前夾夾口型,搖頭擺腦一番,一間爛屋或點點火,便算。不是沒有好的製成品,例如,近十年八載,好像很流行帶有故事性的MV,歌手退後,找專業演員演繹有故事性的短片,或所謂的微電影。
張敬軒最新歌曲《俏郎君》,MV便請來黃德斌與周家怡作主角,講述一個家境富裕的女人,跟一個家境平平的男人,是對夫婦或至少是對情侶,不幸,男方因為遇上交通意外,行動不便,令二人的關係變得緊張。兩位演員的演出不會令人失望,畫面也拍得相當唯美,即使情節跟黃偉文筆下歌詞的寓意,似乎有點不對題,不打緊,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解讀。拍《俏郎君》,也不用刻意拍一段翻看羅拔烈福與芭芭拉史翠珊舊電影。雖然,拍了,可能很多人不介意。
不過,MV畢竟不是短片,或微電影。看《俏郎君》的MV,最令我困擾是周家怡個媽媽說對白,會遮蓋張敬軒的歌聲,我聽得演員的台詞,就聽不到張敬軒的歌詞。MV好像聽得到我的心事,到歌曲高潮位置,輪到黃德斌與周家怡需要大爆發,整段音樂居然停頓,讓觀眾可以聽清楚演員說甚麼,然後才慢慢補充張敬軒個故事。那一刻,很老實,我接不到張敬軒,不明白他為何一開聲便飆高音。
我知,類似的MV拍攝手法,不是今時今日發明,大家應該習以為常。也很符合現今社會色彩。人人把自己視作主角:煮碟菜出來,廚師覺得好食是因為自己的廚藝,侍應覺得受歡迎是因為自己的態度,老闆覺得成功是因為自己的招牌,掃地的覺得自己弄得餐廳一塵不染才該佔最大功勞。人人也不會把食材視作一回事,每個人都最操心如何在自己的範疇上揚名立萬,很少人再覺得配合是極為重要的一回事。沒甚麼的,《俏郎君》個MV實在好看,周家怡個背脊,很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