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19-04-16 06:00:00

《孟買酒店》越看越勞氣 越勞氣越好看

分享:

看完日本《假面酒店》,我們飛到印度看看《孟買酒店》,前者是推理故事,如偶像劇一樣的商業製作,後者卻是改編自2008年恐襲事件,當年有十個恐怖分子提著機槍來到孟買,邊走邊殺,最後殺到高級的「泰姬陵酒店」,事件死者逾174人、傷者300。《孟買酒店》由澳洲電影人製作,是少數能高度重現幾近窒息氣氛的佳作,拍攝寫實,迫力十足,它比大部份驚悚/恐怖類型片,都要令觀眾喘不過氣。這是導演Anthony Maras第一部長片,監製Basil Iwanyk則經驗豐富,他監製的佳作其實不少,包括早前上映寫戰地記者的《第一戰線眼》(A Private War)、《殺神John Wick》、《毒裁者》等等。

adblk6

電影開始,劇情雙線進行,一邊是少年們被分配武器,被煽動「異教徒搶走了我們的一切」,另一邊廂,是孟買最高級的「泰姬陵酒店」內,管理層怎樣教導員工,他們視顧客為「神」。當兩者相遇:視富有的異教徒為仇敵的恐怖份子,遇上了住滿最富有外國遊客的高級酒店,我們知道可怕的事將一再發生。


製作寫實 迫力十足
今天電影製作及電腦特技變得方便,我們看到電影很多動作場面,已不能叫我們手心冒汗,《孟買酒店》最令人驚訝的,是它製作的認真,場面處理上的迫力,令觀眾彷彿如在現場。少年們一到孟買,獲得武器,大佬(幕後指使的Brother)即透過電話,著他們可大開殺戒,而且不要把手機關掉,好讓大佬聽到廝殺及受害者的慘叫聲。少年們馬上裝上機槍,開始在街上亂槍掃射。印度宗教眾多,其中以印度教比例最大,對恐怖分子來說,幾乎人人可殺。在大街上瘋狂的掃射,遊人四散,四處躲避,鏡頭漸漸拉到酒店面前,看著恐怖分子隨人群躲到裡面,這裡成了主戰場。圓形的酒店大堂既富古風,又富麗堂皇,未被機槍掃射得瓦爍四濺前,你會以為這是實景。


劇本創作上,《孟買酒店》的編劇得到准許,翻看了當日截獲的電話內容逐字抄本,參考了2009年拍攝事件的紀錄片《Surviving Mumbai》,及過百小時的事後訪問,寫來相當富真實感。事件本來攻擊了兩所酒店,電影簡化為一間,戲是群戲,角色眾多,很考導演敍事功夫,但不論是戲中酒店員工幾個主要角色(有怕死的,也有將顧客帶到安全地方為先的)、酒店內幾個主要顧客(有美印夫婦、也有召妓要起雙飛的俄國超級富豪),性格都寫得突出,並不容易。


看《孟買酒店》會勞氣。勞氣是你看著戲中角色做了愚蠢選擇,命喪當場!勞氣也是翻查紀錄,類似的恐怖襲擊,1993年有一宗,2002年又有一宗。孟買明明是印度金融中心,但市內沒有特種部隊,軍隊也遲遲不出動,結果事件發生時,只有五名警察按捺不住,拿著小小的手槍入去大戰手持機關槍。當局一直等到黎明(19小時後)才行動,朋友說這令他想起「菲律賓人質事件」,根本是人禍!

adblk7


《孟買酒店》很可怕,更可怕的事件距今只有十年。事件背後,是原教旨主義的回教少年信徒被煽動,結果不理後果,訴諸血腥。可怕是年紀太輕的人容易上頭,控制不了情緒;恐怖也是當電影完結,字幕告訴我們幕後指使的大佬今天仍未被捕,而類似的事件將會一再發生。

傳媒人,最愛Orson Welles及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