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2-08-08 04:30:22
日報

佩洛西風波與中國的反制理性

分享:
佩洛西

佩洛西訪台破壞中美關係與兩岸關係。(美聯社)

2022年8月2日晚間,佩洛西專機降落台北松山機場,這是中美關係史上最激烈的衝突事件之一。中國從憲法上宣布對台灣的固有主權,中美建交以美台「斷交」為政治前提,但作為美國眾議院議長的佩洛西卻公然踐踏「一個中國」原則底線,冒險挑戰中國主權,所求為何?佩洛西聲稱是支持台灣民主,但民主需要在尊重國際法與主權原則條件下展開,否則就會成為霸權操弄的工具。佩洛西的「民主」是在冷戰意義上使用的,她是冷戰幽靈的化身。

打,還是不打?對中國是一個挑戰,為此還引發了中國網路輿情的重大關注和撕裂。中國政府的做法是:事前嚴厲抗議+事中避免衝突+事後理性反制。有很多勢力試圖推動中美直接衝突和提前攤牌,但這似乎並不符合中國的最佳利益,也可能是一種話語和地緣政治陷阱。中國處理佩洛西風波的總體策略是一套組合拳,有理有利有節,並在兩岸關係範疇取得了更大控制權和更有利的國際輿論支持,展現了反制行動的政治智慧與法治理性。這是中國之大國政治成熟的顯著標誌。

台灣旅行法與佩洛西闖關

2018年,美國國會制定《台灣旅行法》,對《台灣關係法》進行補充和修正,試圖取消對美台互動的外交限制,走向對台灣的「準外交承認」方向。這是2016年特朗普上台後中美結構性對抗與新冷戰關係建構的一個重要分水嶺事件。美國不願繼續承擔「一個中國」原則的實質性約束,而以「切香腸」方式侵蝕「一個中國」的根基與規範性。這是一種令中國政府感受痛苦的漸進式侵害,要麼奮力一搏,要麼忍辱接受。美國甚至有意操弄「台灣牌」,以支持台灣民主和保護產業鏈安全為由阻止兩岸實質性統一進程,並引誘中國激烈反應而陷入孤立境地,進入類似今日俄羅斯的困局。

adblk7

在《台灣旅行法》框架下,美國官方一直試圖突破外交限制,有過幾次重要的挑釁性嘗試:其一,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揚言訪台,未能成行;其二,2020年下半年美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試圖訪台,未能成行;其三,2022年4月初佩洛西宣布訪台,因行前新冠檢測陽性而擱置,國人以為其怯場,但最終於本次成行。佩洛西闖關成功,就其個人政治生涯而言是一種突破,但就中美關係、兩岸關係而言卻是一場災難。

佩洛西為甚麼一定要闖關?其徒逞一婦人之勇,到底追求甚麼呢?主要原因如下:其一,佩洛西的民主觀是一種道德化、普適化、一元化的民主觀,將民主意識形態化為冷戰分類標籤,將中國建構為專制獨裁政權,她要踐行的是較為徹底的「冷戰民主觀」,這是其闖關行為的深層道德動機;其二,選舉利益與選舉策略,即民主黨執政成績單薄弱,乏善可陳,年底中期選舉形勢危急,訪問台灣可極端顯示對華強硬立場和對民主價值觀的維護立場,挽救政黨選情,起到吸票效應;其三,推進「印太戰略」與亞洲版北約的建構進程,將台灣與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串聯起來,建構美國主導的安全與產業鏈聯盟體系;其四,挑動兩岸實質性對立和衝突,推進「台灣烏克蘭化」的陷阱營構,試圖同時以安全和產業鏈體系的脫鈎與對抗壓迫遏制中國和俄羅斯,有效延續美國霸權生命周期和利益範圍。

「一個中國」國際認同擴展

佩洛西訪台顯然是要帶節奏,帶動一班盟友支持「台灣國際化」。確實有些所謂盟友躍躍欲試,準備在佩洛西訪台之後接踵來訪,比如英國議會代表團和立陶宛代表團。2021年底,立陶宛政府宣布設立「台灣代表處」就是主動挑釁行為,遭到中方嚴厲譴責和反制,持續承受著多個層面的負面後果和代價。但這種「小國投機主義」遊戲之所為能夠出現,根本原因在於背後的美國支持。

佩洛西的如意算盤是,她訪問台灣代表美國迄今為止對台灣的最高官方支持,就像支持烏克蘭那樣,可以吸引到許多國家追隨。這樣就可以將台灣一步步建構為「東方烏克蘭」,給民族復興中的中國挖個大坑。事與願違,從訪台之後的世界各方反應來看,「一個中國」的國際認同不是削弱了,而是大大增強了:其一,聯合國與國際組織層面明確宣告以聯合國2758號決議為國際法律基準,堅持「一個中國」,反對「台獨」,這就取消了美國干預勢力和台獨勢力試圖在國際社會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兩岸互不隸屬」之類謬論和反事實的任何空間及合法性;其二,美國盟友國家中明確支持佩洛西訪台及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的屬於極少數,根本不成氣候,有點拼湊味道的就是所謂的G7聲明,應者寥寥;其三,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的很多盟友國家,公開宣布支持「一個中國」政策,反對「台獨」,反對佩洛西訪台對地區和平穩定的威脅。韓國的表現很有趣,似乎有意要與佩洛西保持距離,全程進行「冷遇」處理。佩洛西訪台不是孤立了中國,而是分裂了其盟友體系,暴露了美國的霸權自私性、非理性和不負責任的深刻道德缺陷和行為紊亂的特徵。

adblk8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台灣不是主權國家烏克蘭,而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一點是根本性質差異;其二,聯合國2758號決議白紙黑字,不容法理歪曲和誤導;其三,中國與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保持友好交往和深切互惠的經貿關係,各國從國家利益出發不願意追隨美國冷戰戰車,有意保持距離甚至加以明確反對;其四,中國進行了強有力的立場闡明和鬥爭意志展現,加之國家綜合實力的結構性增長,對各國表態和行為造成積極影響和引導。

理性反制與統一前景

佩洛西訪台是美台勾結破壞「一個中國」的共謀行為,必須為此承擔相應責任。犯強漢者,雖遠必誅,這一自然主義的報復正義觀仍然適用。中國雖然沒有在第一時間對專機採取直接軍事行動,但保持全程監視和追蹤,並制定和實施了周密的組合拳反制策略:

adblk9

其一,環台高強度軍事演練,突破「海峽中線」,實施全島海空域鎖定、控制與演習,結構性推進對台灣全島的軍事控制能力和實際控制實踐,進行完整的框架性主權管轄並預期成為常態管制實踐;

其二,對台獨的綜合性制裁,涉及台獨分子清單、台獨關聯企業和機構、台灣相關產業以及實施對台關鍵物資的出口限制,加大查辦台諜案件力度,使民進黨當局與台獨勢力付出持續性的沉重代價;

其三,直接制裁佩洛西及其家族利益,並提出實施對美「八項」反制措施,涵蓋兩國軍事交往、非法移民遣返、刑事司法合作、打擊跨國犯罪、禁毒合作、氣候變化商談等關鍵性領域。

adblk10

這裡不存在「只打蔣艦,不打美艦」的歷史邏輯迴圈,而是針對美台勾結實際情形與危害性而實施綜合性反制,牢牢掌握主動權和主導權。這是因為:一則,毛澤東時代的區別對待是從當時國家實力以及集中阻止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有限目標出發的,而新時代對台方針則屬於主動營造「反獨促統」全方位條件,必然要有進步和突破;二則,與毛澤東時代相比,當下的台灣地方政權更加反動且更加親美,對國家統一與民族利益危害更大,而當下的美國對台灣問題的介入程度和冷戰破壞性也更加凸顯,需要中國從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出發進行切合當下實際的理性和組合性反制。

adblk11

總之,佩洛西風波遠未消散,必然構成廿一世紀世界秩序結構性演變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中美關係變質浮沉的節點性事件。中國面對重大地緣政治和中美關係危機,採取了組合拳的反制策略,既將「一個中國」的道理與法理講透並贏得國際社會高度認同,又採取了避免中美直接軍事衝突和提前攤牌的戰略護欄自我維護方案,並在事後進行合圍式軍事演練、對台綜合性制裁和對美精準反制,顯示高度成熟的危機管控、主權管轄與國際法、國內法綜合運用的政治心智和法律藝術。經此風波檢驗,中國推進兩岸統一進程的步伐必然加速,而綜合性涉外鬥爭的制度理性和行動能力也得到了系統性增強,從而給國民更強信心和更堅定的信念。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生,必然伴隨民族復興而解決。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正向強關聯及其光明前景,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共同體倫理和集體事業,佩洛西之流何可撼動與逆轉?!

adblk12
adblk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