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李白的詩,想起其中一段:「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天才詩人對空間和時間的看法,與小時候課本上讀到「宇宙」的看法如出一轍:「上下四方是宇,古往今來叫宙。」不錯,空間和時間,構成了我們生活的四個維度,長闊高是三維,第四維時間點滴前進。我們從前以為時間是永恆不變的速度單向前進,現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已證實,隨着速度加快,時間會變慢。
時間是相對公平的東西,不論貧富,每天同樣只有24小時(人類可用錢去省時是另話);此外不論人生多顯赫,大抵兩個甲子之後也必歸塵土。人類生命的短暫,常被形容為白駒過隙;反觀宇宙真是太大太長久了,當你看着M31仙女座大星系時,可知道那是二百萬年前發出來的嗎?就算以每秒30萬公里的光速發出,還是要經過二百萬年,才能達到你的視網膜之上!天文學上,就是習慣了用光行走的時間來計算巨大的距離。
時間也可以如流星般轉瞬即逝,地球的大氣中,不時有小行星或彗星的碎片高速撞擊地球,在大氣層中高速摩擦燃燒發亮,形成我們晚上見到的流星。較大的墮地成為隕石,附圖一塊欖鐵隕石比較罕有,那些金屬橫紋其實是鎳鐵金屬結晶,在小行星內要經過幾百萬年慢慢冷卻才能形成,「讓時間去證明」,是小說中常見的對白;在自然科學中,也不時要經過時間的歷練,才可以印證隕石是「真的,假不了」。
經濟學上以供求關係決定價格,隕石雖然稀有,但認識的人不多,需求和價格也就遠不及鑽石。然而自己發現過二千顆小行星,能有幾片這些「這麼遠、那麼近」的天外來客在身邊,感覺是彌足珍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