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長期以來都十分依賴賣地收益。自從全國強硬推行三條紅線後,內地房企再也沒法靠借新債去還舊債的方式經營下去,資金鏈紛紛出問題。有些更出現債務違約,市場氣氛迅速逆轉。
在這種情況下,開發商只能把僅有的資金,用在已經起動的項目上,以符合國家要求的如期向老百姓交房,沒有餘資再去投地方政府新推出的土地。這種情況導致地方政府新推出的土地經常出現流拍,有些甚至乏人問津,市場信心因而備受破壞。
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窘態,地方政府會先是找來一些國營企業充撐場面,以示市場還有人願意出來承接;只不過國企也不是胃口無限,吃飽後就不願再吃;地方政府唯有另想辦法。最新的救急手段叫做「高評高貸」。
手法是先由地方政府成立一些新的空殼公司扮開發商,然後由這些直屬地方政府的公司在政府賣地時作兜底,若是有地塊乏人承接,就由這些公司出面購買。這些只是空殼公司,根本沒有資金入市,唯有着估價公司作一份高價的項目評估,拿來向銀行貸款。這些公司投得土地後,大都不會積極去發展,而是把從銀行借來的錢,私下轉交給地方政府救急。
銀行的錢是中央負責調配的,現在未經中央的同意,就巧立名目被地方政府動用了;做法當然違規,將來是有機會被問責的;只是地方政府的財政真的是十分緊絀,不找門路根本無法運作下去,才會有人事急馬行田。
現時,內地有些地方政府已窮到連公務員的工資也發不出,或只能先發底薪,將來才發津貼及福利金。有些專做核酸檢測的公司,剛接到政府的委任合約時,還以為鴻鵠將至,後來才發現原來政府亦會沒錢結帳的,唯有不斷墊資去助地方政府度過難關。
長期以來,內地的地方政府財政都有赤字,全靠幾個富裕省市的財政盈餘作補貼。這些富戶包括:廣東、浙江、江蘇、四川、山東與河南等供養全國。只是近期疫情又再嚴重,很多地方都不得不加強管控,導致經濟生產沒法如常進行,這些富裕地區亦自身難保。這才導致有財政困難的地方政府,不得不出動非常手段應急。
現時,內地的防疫政策與經濟政策都極需要檢討及作重新調整,只是中共的二十屆全國代表大會要下月中才舉行,估計很多重大的政策調整,都不會在大會召開前處理,以免節外生枝,影響大局。
因此,現時地方政府只能先行自己權宜處理,靜待新的領導班子上台後,再按照實際情況,去重新制訂出新政策了。在一般情況下,新的領導班子應該會推出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政策,以鞏固好自己的管治基礎,方便作出新的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