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全日早餐」(All Day Breakfast)這稱呼,很奇怪。
早餐,本來就不可能是全日的,全日都有賣的,頂多叫「常餐」。我們也不可能有「全日下午茶」,全日都有的,就不是「下午」茶了。
但當然,「全日早餐」的重點,不是時間,而是食物類型──一整天都可以吃到早餐裡的東西。
身邊很多曾經留學英國的朋友,都是「全日早餐」的粉絲。是回憶,也是情意結。但我一直狐疑,英國人流行「全日早餐」,只是因為,英國餐幾乎是全世界最難吃的菜式之一。為免吃力不討好,索性賣又易煮又穩陣的「全日早餐」。
「全日早餐」不好吃,但概念有趣,因為它打破了甚麼時候該吃甚麼的常規。吃,本來就是一項隨心的本能,不是嗎?誰說某些東西,只能在早上吃?於是,那年在英國,窮到燶的日子,我也有「全日早餐」──一份吃足全日的早餐。
宿舍附近的餐廳,早餐抵到爛。你能想像,炸薯餅、煎雙蛋、茄汁焗豆、大磨菇、黑椒雞肉腸、煙肉、多士,再加一杯Lavazza熱咖啡,只售3.99英鎊嗎?平日一杯外賣咖啡也要3至4鎊吧。
於是,有段長時間,每個周日,我都是這樣過的:點一份早餐,早上喝咖啡、先吃掉不耐放的薯餅、茄汁焗豆和大磨菇,留起多士加煎雙蛋作午餐,晚上把剩下的腸和煙肉切碎,再配上雪藏雜菜粒,一起炒冷飯。一日三餐,盛惠4英鎊。三餐之間,施施然讀本書,再到河邊散散步,逛逛街,浪漫到死。幾個月省下來的錢,還可以再搭很多10鎊一程的廉航去旅行。
這些生活,今天仍舊嚮往,只是,同伴難找。是他們都成熟了,抑或是我長不大?或許,該去找個鍾情All Day Breakfast的大細路,說不定,臭味相投。
《港孩》作者。從AO到Freelancer,不愛搵食,只愛找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