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選舉結束,在電視上見到很多活動都有些跟香港有關的口號,甚麼今日、明日、香港、台灣。另外,又見到一些香港人到台灣,對於結果欣喜若狂,這是明白的,或許是將他們內心的幻想加以投射所致,畢竟有人歡喜有人愁,一直都是選舉的實況。
其實,以往我也有到台灣觀選,作為本地選舉的參考。不過,今次台灣選舉,有些地方是更具參考價值的。
首先,是文宣。去過台灣觀選的人都會有一個提問:台灣有選舉經費限制嗎?答案往往是「有,之不過……」的而且確,從台灣那邊排山倒海的人力物力宣傳文宣,甚至遠在香港也落足力度的「宣傳」,都知道那所謂選舉經費都是形同虛設。對比香港,向選舉事務處申報少了一元,也可能會惹上大麻煩。在現今媒體普及的社會,這種矯枉過正的規則,如果跟台灣那種似有若無放鬆中和一下,應該會有不錯效果。
其次,是公平性方面。在台灣,今次儘管見到藍綠對陣,但都保持應有風度,攻擊只限在言語上。但在香港剛過去的區議會選舉,候選人辦事處被搗亂甚至放火,競選活動被暴力阻撓,甚至用刀襲擊,但政府居然仍不認為這是一個不公平的選舉。更令人大感不惑的,是一些欣賞台灣選舉,支持文明民主公平選舉的人,回到香港卻反過來對不公視若無睹,甚至是支持暴力滲入選舉……這種沒有原則、違背本身支持理念的理念有問題嗎?只要經過文宣隊的調校、得到意見領袖的加持,立即變得像「理直氣壯」……之不過,只要清醒一點就會見到,一些所謂有民主理念的政黨或個人,根本就沒有包容不同意見的民主基礎理念。
不知道台灣選舉後會帶來多久的寧靜,只期望愈長時間,可以愈令人看清事實,將利益的「利」和利用的「利」分得清清楚楚。
周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