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9-05-24 06:00:00

夾縫中的傳媒

分享:

教宗方濟各最近在羅馬會見外國記者,寄語他們「將真相和正義奉為行事準則」,勉勵他們以謙卑的態度繼續追查真相,為社會上的弱勢社群發聲,不要為點擊率而作出歪曲事實的報道。


相信選擇投身傳媒行業的朋友,許多都是懷著熱誠和使命感,但面對急劇轉變的傳媒生態環境,記者既要兼顧報道的質和量,又要吸引讀者眼球,而隨著社交媒體的盛行,還要想方法吸引讀者「Like」,贏取點擊率和互動率。顧慮的東西太多,要守住初心就不容易。


傳媒肩負第四權的角色,固然任重道遠,但有時深入、詳盡、客觀的報道,卻未必迎合大眾口味。傳媒界競爭非常激烈,讀者人數是生死存亡的關鍵;尤其越來越多人利用電話或社交平台瀏覽新聞,一幀報道能否留住讀者,只是彈指之間的事,所以不難發現一些媒體的標題用字,以至報道的角度,都越來越趨向激烈,或側重某方面意見,甚至帶有煽動性,因為這樣才容易吸引讀者追看、分享、討論。新聞本應是讓公眾了解事實各種面向的媒介,但現在做新聞如果賺不到點擊率,似乎說甚麼都是徒然。夾在生存與使命之間,傳媒工作最後到底在追求甚麼?好像三言兩語也難以說得清楚。


話雖如此,一些基本的傳媒道德或底線,始終需要堅守。雖說「有怎樣的讀者,就有怎樣的媒體」,但反過來也是一樣。社會大眾的文明水平如何,傳媒擔當了很重要的角色。新聞每天出街,當中的遣辭用語、立場取態,以至對事件的分析深度,其實無時無刻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教育著大眾。當大家都在慨嘆社會分化越來越嚴重的時候,傳媒同業對教宗的一番寄語「將真相和正義奉為行事準則」可會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