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當晚發生的孤狼式恐怖襲擊案,引起社會關注,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案發日是別具意義的7月1日,二是案發地點是人來人往的銅鑼灣崇光百貨門外,三是受害人是警察,四是施襲者視死如歸,並且留有遺書。再加上警方亦在其他人士身上搜出仿製槍械、摺疊刀等等,都讓港人警覺,原來以前看國際新聞才看到的恐怖襲擊,現在似遠還近。
這案件並沒因為兇徒自殺而平息,反而繼續發酵。一星期後(7月7日),香港大學學生評議會通過「深切哀悼」兇徒的議案,並感激兇徒「為香港犠牲」,惹來保安局、港大及教育局等強烈讉責,亦有意見認為國安處應該調查及應該「踢他們出校」。不知道是害怕國安處抑或害怕「踢出校」?一天後,港大學生會戲劇性地宣布撤回議案及辭職下台。
不過,看各方反應,市民似乎並不買賬。有如偵探柯藍的網民指學生會在星期「五」凌晨「一」時開記者會、同學們身穿劃一的黃字黑Tee,與及背手的統一手勢,似乎都在發放與真誠道歉背道而馳的訊息。
另一方面,警方拘捕了「光城者」九名成員,指他們涉嫌製造炸藥,計劃於海底
隧道、鐵路等公共設施發動炸彈襲擊。從警方破獲的炸藥、氣槍、化工原料及工具器材看來,組織十分「專業」,若他們實踐計劃,後果不堪設想。
最令人不安的是,不論是港大學生會抑或「光城者」,涉及的都是十來二十歲的大學生、中學生,與及大學職員,年紀最細的只有十五歲,不禁讓人擔憂,他們是接受了怎樣的教育,接收了怎樣的訊息,價值觀才會扭曲到認同恐襲,認為兇徒是「為香港犠牲」,甚至參與發動襲擊的行動?
其實教育一直是特區政府的重要開支,以最近三個年度來說,教育開支分別是1,007億元(2021年度)、1,123億元(2020年度)及906億元(2019年度),分別佔特區政府經常開支的19.5%(2021年度)、15.4%(2020年度)及20.5%(2019年度)。但是現在看來,錢花得多不等於花得有效,教育局應該加緊監察、認真檢討各類開支是否運用得宜。
除了教育開支,教育的內容更加要留意,新高中學制缺乏國情教育,通識科過分政治化,中史科並非必修等等,種種缺漏累積下來演變成今日的局面。刻下《港區國安法》已落實一年,通識科亦將改為「公民及社會發展科」,未來一兩年是撥亂反正的關鍵,若改革方向正確,推展順利,應教得教,我們的下一代不會再出現像港大學生會或「光城者」那樣的激進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