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10-09 06:00:00

時裝周的一點綠

分享:
其中一項大獎是意大利國家時裝商會頒發可持續發展嘉許獎項予四大意牌,包括Giorgio Armani、Prada、Valentino和Gucci,實在有分豬肉感覺之嫌。

其中一項大獎是意大利國家時裝商會頒發可持續發展嘉許獎項予四大意牌,包括Giorgio Armani、Prada、Valentino和Gucci,實在有分豬肉感覺之嫌。

Livia Firth (男星Colin Firth妻子)是「綠地氈時裝大獎」主辦單位Eco-Age主席。

Livia Firth (男星Colin Firth妻子)是「綠地氈時裝大獎」主辦單位Eco-Age主席。

綠色和平公布《時尚分岔路》報告。

綠色和平公布《時尚分岔路》報告。

為期一個月的時裝周終於又落幕,這季我沒有飛,而且也不是跟得十分貼,基本上只留意一向喜歡的牌子,今日想談的也不是新季有何驚喜大發現,而是這個季度,至少有兩件跟可持續發展相關的事情趁時裝周舉行期間發生(Green Carpet Fashion Award及綠色和平發表報告),而且還相當conflicted,就正如今日我對時裝的感覺一樣,conflicted,又愛又恨。 撰文:Carman Chan

循環生產系統無助解決問題
今年5月哥本哈根時尚峰會提出的綱領---循環系統(Circular Fashion System),將生產直線變為循環,通過回收循環再造,期望可以close the loop。在米蘭時裝周舉行期間,綠色和平發布最新報告《時尚分岔路:時裝業減慢及閉環生產的起步》,認為「循環系統」只著重回收,無助解決業界造成的微纖維、碳排放及紡織廢料等問題。報告綜合全球近400個營運案例,為時裝業提供真正能夠減緩生產節奏(slow the loop)及邁向閉環生產(closed-loop)的方案。
時裝業是世界第二大污染源,由設計、生產、銷售到售後處理全面實踐「循環經濟」是大勢所趨,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李逸燊指出:「現時業界提倡的『循環經濟』多著眼回收,或將塑膠垃圾循環再造,例如將膠樽再造成紡織品等,但技術仍處於早期階段,無法全面回收紡織廢料,而且大部份舊衣最終被丟棄至堆填區,可見業界提出的『循環經濟』只是換湯不換藥的商業模式,無法解決其所造成的環境危機。」
 
提供「贖罪券」助長消費
此外,品牌若將回收視為最環保的做法,也會衍生兩大問題,首先,時裝品牌依賴使用聚酯纖維(polyester),造成海洋微塑膠污染問題愈趨嚴重。全球製衣量在2014年高達1,000億件,當中有6成是以聚酯纖維為主的合成纖維,至2030年時使用聚酯纖維量將多一倍,而聚酯纖維以化石為原料,難被分解,令海洋生物誤食,同時加劇氣候變化。另外,回收變相是減低消費者罪惡感的「贖罪券」,助長消費者隨意丟棄的心態,創造更多消費商機。
 
真綠定洗綠

我不知道聚酯纖維的生產數量,是否如綠色和平所言至2030年將翻一番,我亦同意ployester極不環保,應減少使用,但如果真如哥本哈根峰會提出的願景,至少到2030年,如H&M這般大型快時裝集團亦會實踐承諾,將polyester生產的loop閉上(H&M的可持續發展願景亦是到2030年全面close the loop);另Kering Group也公佈過其去毒承諾,到2025年至少將生產過程的碳排放減少一半,看得出無論是奢華時尚集團定高街牌子,都意識到時裝業的污染問題,亦有誠意解決,雖然仍然只屬少數。相反米蘭舉行的「綠地氈時裝大獎」只舉行一晚,眾星拱照後又能提高多少環保意識,我更加懷疑客觀效果只是洗綠(greenwash)的一種。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