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7-31 06:00:00

時裝界充滿唔關事嘅人在說三道四嗎?

分享:
KCD主席Ed Filipowski於《BoF》刊出的「NYFW:停止負能量」一文。 Ed Filipowski Bridget Foley Eugene Rabkin Lucinda Chambers

接連有好幾位美國大名氣、兼一向被認為較具創意的時裝設計師出走,放棄紐約時裝周(NYFW),跑到巴黎行騷(Rodarte、Thom Browne、Proenza Schouler等),掀起一連串「NYFW點解會搞成咁」的探討;事件發酵,作為美國時裝設計師協會(CFDA)公關、時裝公關巨頭KCD主席Ed Filipowski終於發文反駁,文章以「停止負能量(Stop the Negativity)」為題,指出時裝界充滿好多唔關事嘅人,不斷作出批評及發放負能量,逼不得已要發聲以正視聽。

撰文:Carman Chan


後座司機與坐椅專業人士
這篇出現在《BoF》Op-ed評論版的文章、作者Filipowski指出時裝評論的一種新常態:負面、憤怒、甚至是尖酸,不斷找行業的碴子,他用兩個名詞來形容這些批評的人:「後座司機(backseat driver)」及「坐椅專業人士(Armchair Professional)」,用廣東話來理解,即係第五隻麻雀腳、冇得打卻猛咁話你打錯牌,用網路潮語理解,我估應該係鍵盤戰士/花生友。 
那他點名批評的人有邊幾位?《WWD》執行編輯Bridget Foley、《StyleZeitgeist Magazine》創辦人Eugene Rabkin、給英國版《Vogue》炒魷的Lucinda Chambers,都係資深時裝傳媒人;Foley在《WWD》撰文逾廿載,Rabkin的SZ Mag更是行內有數的獨立時裝媒體,至於Chambers,為《Vogue》効力三十多年,終於打破多年沉默,盡訴時尚圈光怪陸離,其勇敢得到業界普遍掌聲及喝采。

adblk6


不正視問題卻打擊指出問題的人
如果連這批資深傳媒人都如Filipowski所言,不過是backseat driver及armchair professional,那甚麼人才有發言權?Karl 爺?LVMH及Kering老闆?他們力戮的是不是事實?紐約時裝周以至美國時裝界,一貫重商業輕創作不是事實嗎?時裝傳媒受廣告大客左右、失卻公信力、報道流於膚淺不再relevant也不是事實?不接受批評、不靜思己過,反而老羞成怒將異見及反對聲音打為「負面、憤怒、甚至是尖酸」,不正視問題卻打擊指出問題的人,呢位公關大員個名應該調轉,叫關公大員比較適合。
我建議他來香港發展,應該跟金鐘及西環一班中港官員好啱傾,絕對不會lost in translation,仲有「一帶一路」、「一地兩檢」這些議題任他發揮,大把世界撈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