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芬和李崧是上世紀香港的名醫,同為香港大學前後期校友,兩人大半生服務的病人卻是極端不同的階層,一個是富豪階級,一個是勞工階層。
李樹芬和李崧各自寫有回憶錄,記載著他們大半生的傳奇故事。李樹芬是「養和之父」,是養和醫首任院長,戰後寫了《香港外科醫生——六十年回憶錄》。李崧協助工聯會創辦了工人醫療所,出任義務醫生三十多年,留下了《李崧醫生回憶錄》。
李樹芬1908年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後留學愛丁堡大學,未畢業已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革命活動,民國初年被任命為廣州第一任衛生司長,1923至1925年期間擔任孫中山的醫事顧問,孫中山逝世後李樹芬返港行醫,並協助改組養和醫院。1941年12月25日香港淪陷,李樹芬被視為「親英反日」分子被監控,幾次被傳召到日軍憲兵總部盤問。他目睹日軍很多暴行,在他的回憶錄中有詳細記載,他在鐵蹄下生活了18個月最後決定逃亡,回憶錄講到他如何策劃逃離日軍魔爪這一節很精彩。李樹芬逃出香港後輾轉去到戰時首都重慶,之後再經印度飛往英國,戰後1945年11月從美國回到香港,以董事長兼院長身份收回養和醫院,惟醫院已面目全非,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醫務納回正軌。
李崧是著名的「紅色醫生」,他1921年在港大醫學院畢業,行醫超過60年,無數貧困家庭都受過他的救助,被譽為「看病不要錢」的名醫。李崧在皇仁書院只讀了兩年未畢業,本應沒有資格入讀香港大學,但由於參加廣東省政府免費學額的考試考了五個優,成功取得免費學額進入港大。李崧港大畢業後開始行醫,家住跑馬地萬松坊,他住3樓,4樓住了一位叫潘達微的先生,李崧把潘達微的肺病治好,兩人成為忘年之交,潘的女兒潘甦後來嫁給李崧。潘達微大有來頭,他1895年起追隨孫中山先生,1911年積極參與黃花崗起義的準備工作,起義失敗後他冒著生命危險收殮烈士遺骸,把烈士葬於黃花崗。
李崧1949年開始已經為工會和一些社團當義務醫生,病人拿著工會介紹信,看病不用付診金,只收藥費2元。1950年7月李崧協助工聯會開辦了工人醫療所,自此在醫療所當了三十多年的義務醫生。《李崧醫生回憶錄》由著名作家杜漸負責筆錄,杜漸就是李崧兒子李文健的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