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面傾斜濕滑,極容易滑倒掉進水漥中,即使穿了防滑底鞋也要分外小心。






巨浪沖刷而成的「洗衫板」。
香港的離島,總是叫人愛不釋手。香港地質瑰寶何其多,最南的蒲台島淳樸怡人,位於香港領土最東北的東平洲,景色和岩石更是世界級。
東平洲,本稱作平洲,原因是地勢平坦,最高點鶴岩頂不過48米。因與另一離島「坪洲」撞名,才叫作東平洲,所以「東坪洲」的寫法也是不正確的。它有極高的生態價值,除了可賞鳥、蝶、蜻蜓,全港錄得的84種石珊瑚,在東平洲海岸公園便找到六十五種;還有超過65種海藻及超過130種珊瑚伴生魚類,是非常熱門的潛點。 東平洲形狀像一彎新月,面積只有1.1平方公里,沿著平洲環島郊遊徑,可以繞行整個島嶼。不過別小看它細小,它的景點實在太多姿多彩;從馬料水乘船前來已需兩小時,早上11時開始遊玩,下午5時多便要回程,經驗告訴我,一天的行程並不足夠!因此我建議不妨多來數次,不要急著在一天完成所有景點,應該停下慢慢細賞,或者來島上指定營地露營,發掘東平洲的趣味!
風光日子 別看現在的東平洲只剩下數戶人家,在最鼎盛的二、三十年代,曾住了島民二千多人;五十年代仍有千五人,住在十條村。島上甚至有自己的輕工業,如電燈泡廠。(圖1) 千層水成岩 東平洲最著名、最常見,層層疊疊的頁岩(亦稱水成岩),是沉積岩的一種,紋理分明,顏色艷麗,像一本本引人入勝的《東平洲傳奇》,讓人流連忘返,一千頁也看不完。(圖2)
格格趣 位於潮間帶的岩石上,有一個一個潮池,最令人驚訝的是,在這些生存環境那麼惡劣的石池中,原來也長著不同的小生物,如小魚、蟹、海參、石鱉。其中幾個大池裡,長得像「煤炭屎鬼」般的生猛海膽特別多。不過,也有許多「曳曳」的遊人,拿起海膽把玩或拍照。需知道參觀海岸公園的第一法則,就是不能騷擾生物啊!(圖3)
更樓石 兩座屹立在海蝕平台上的海蝕柱,是東平洲的icon之一,也是睹第一線晨光的絕佳位置。 難過水 看似前無去路,低潮時勉強可以沿崖邊走過,但一旦海浪湧至,便十分危險。不如在壯觀絕壁上找個空隙,睡個懶覺最好。
龍落水 離海螺洞不遠,一塊塊三角形岩石自山坡起連成一線,直奔海中,你說它像一條活潑的蛟龍?我卻說它們比較像劍龍的背板。(圖4) 斬頸洲 位於小島最西端,又名斷頭洲,經年累月的侵蝕使這條海蝕柱(斬頸洲)和主島(東平洲)一分為二,中間形成一條通風隧道,是遊東平洲絕對不能錯過的景點。(圖5)
交通~大學港鐵站步行15分鐘至馬料水碼頭,乘渡輪前往。 (只在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服務;船期請參考運輸署網頁。每天只有一至三班船來回,記緊不要錯過船期。)
「野外動向HK Discovery」創辦人,參與多項本港及海外大型生態旅遊顧問項目,每年籌劃「野外長征」探索體驗計劃,並主持生態旅遊節目《探索大世界》,足跡遍及南北極、婆羅洲、塔克拉瑪干沙漠等地。最近更推出免費行山App「野Guide」Hiking Guide,讓遠足新手都能夠輕易感受香港郊野之美。 www.facebook.com/janchan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