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巧音日前在IG表示自己丟了不少樂壇頒獎禮的獎座,其後引起不少迴響。香港的樂壇出名多頒獎禮,比起台灣只得一個具標誌性的金曲獎,香港由八九十年代開始,傳媒就各自搞頒獎禮,無綫有勁歌,商台有叱咤,港台有中文金曲,新城就搞勁爆,各有各搞,各自狂頒。跟着又搞個全場總冠軍叫「傳媒大獎」,統計四個台的頒獎禮獎項,那個歌手攞得最多,就得傳媒大獎。
無綫的勁歌金曲頒獎禮,最初只有十首金曲,至84年設立「金曲金獎」和「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由於當紅歌手爭崩頭,獎不夠分,到93年又搞個「亞太區最受歡迎男女歌星」獎出來。林峯09年度開始連拿三年此獎,結果令他被譏笑為「亞皆老街至太子道西區最受歡迎男歌星」,無綫給他此獎,愛他變為害他。
令樂壇獎項貶值的,相信是始自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是後來者,不知是否受了開倉促銷策略啟發,竟一次過頒過一百個獎項,單是上台去拿獎已甚費時,結果新城想出一招,就是司儀叫歌手「請留步」,「與此同時」他又拿了甚麼獎,一次過給他三、四個獎,不用再行來行去。
四個頒獎禮中,最「老正」是港台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無甚驚喜,通常舉行的時間會在後段,故頒發的獎項會視乎之前新城或商台如何頒,結果會很正路,如之前頒獎禮輿論指有遺漏或不足,港台就會策略性地作出「補飛」,以示公允。
港台中文金曲是最沒驚喜的頒獎禮,充滿驚喜的,就一定是商台叱咤頒獎禮。迄今四個傳媒頒獎禮,到現在依然有話題,而歌手仍恨拿的,就只剩回商台叱咤的獎項。商台很懂得借叱咤頒獎禮去建立自己的形象,往往通過不頒給誰去製造話題,一些歌路較老套的歌手,如劉德華和李克勤,就一直不是商台叱咤的寵兒。
叱咤很懂得造王,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互聯網不甚盛行的年代,商台叱咤頒獎禮是領導樂迷,倫永亮和方大同都是叱咤捧出來,張學友和陳奕迅亦是叱咤推他們上神台,當然叱咤也有失手的時候,「有耳非文」便是無論叱咤怎樣頒獎,也紅不起來。
故如大家與熟知香港樂壇頒獎禮這些年的遊戲規則,盧巧音丟獎,其實和我們清衣櫃和書架沒甚分別,見到一些東西,頭也不回地丟走,內心交戰絲毫沒有,心裏反而有種莫名快感,這感覺你我都會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