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4-05-05 06:00:00

欒樨餅

分享:

三月二十九日,到油麻地一家素菜館食午飯,店家已在推銷欒樨餅。伙計鼓其如簧之舌,說此餅只在佛誕製作。我心想,佛誕在四月初八,陽曆五月六日,足足早了個幾月。還好,此物新鮮製作,而且取價廉宜,佛誕供佛,也不送禮,欒樨餅無法像中秋月餅一般提前包裝出售。胃納有限,也作了主張,叫了一碟四隻,與同桌分嘗。此店的欒樨餅多了蓮蓉餡,淺綠色,澄粉也落得太多,質地較硬,不夠黏糯。

第一次食欒樨餅,是十一年前在西環一家街坊素菜館,店面只有五六方桌,時值佛誕,同修師妹在齋廚買了兩隻給我嘗新,墨綠色的,圓餅狀,也有小魚狀的,無餡。味道清甜,有苦艾之香,食後容易消化。餅上依稀可見「欒樨」兩字,但筆劃太多,在小圓餅上擠得模糊莫辨。齋廚寫的是近音的「蒝荽餅」,我好奇問賣餅的婆子:「不是芫荽(芫茜)吧?」她答:「當然不是!芫荽是葷菜,不能用齋。蒝荽是另外一種草藥。」

回師妹家中上網查了,才知道正寫是「欒樨餅」。欒粵音聯(lyun4),落葉喬木,無患子科欒樹屬。樨音西(sai1),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木犀科木犀屬,開白色或暗黃色小花,有香氣。花供觀賞,亦可做香料,俗稱木犀、丹桂、桂花。欒樨的命名,就是如欒狀的、長得較高的樨,是菊科闊苞菊屬的「闊苞菊」,生長在海濱沙地或臨近潮水之處,廣東、馬來西亞、印度都有。常誤寫成欒茜、萱茜、櫞茜,甚至芫茜、芫荽。芫荽是傘形科芫荽屬,只是讀音相近,而家常調味常用,故此借代了欒樨,但又知道佛門不食芫荽,故此改寫為「蒝荽」,命名也頗為委屈的。

adblk6

欒樨如同一般用來做耨米糕點的草藥一樣,功效與作用是暖胃去積,祛風除濕,中和糯米之濕滯。客家人在清明節食的雞屎藤茶果,也是用搗碎雞屎藤草藥做糕點,藥效也是一樣去濕消滯,清暑熱,小兒食用最好。

欒樨餅採摘欒樨的鮮葉搗爛,以糯米粉為主,混和澄粉、粘米粉、冰糖等蒸熟。傳統的不加餡。糯米粉與其他粉的比例是四與一。用糯米為主的黏性糕餅,稱為粢粑。欒樨餅源起於中山,演變為廣東人在農曆四月初八佛誕的節令食品。欒樨在香港也可種植,佛門在後園栽種,佛誕製餅供佛,也回饋施主。

adblk7

屈大均《廣東新語》並無記載此物,可見欒樨餅在明末清初仍不流行,佛門並無用來供齋,只是家鄉糕點,好像雞屎藤茶果一樣。欒樨難寫,諧音亂晒、亂衰,即使轉寫為蒝荽甚至芫荽,也難以流行。幸好如此,否則就變成端午粽、中秋餅一樣,商業化得一塌糊塗,難以在佛誕供齋了。

周一刊登

文化評論人,德國哥廷根大學民俗學博士,

《中文解毒》系列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