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3-10-11 06:00:00

殺人填命!?

分享:

有些社會議題,無論你辦多少場講座、研究會、會議、公聽會,總是聽者昏睡的多,感同身受的少,尤其一些似遠還近的題目,硬銷議題根本沒有巿場,反而透過軟性媒體卻較易產生共鳴。「平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外關注團體倡議好幾十年,效果都不及一齣《斷背山》。

社會團體深知此道理,近年多透過舉辦不同主題的電影節,向市民帶出弱勢社群處境,例如剛完結的同志電影節,每年於六月舉辦的難民電影節,以及於昨日開始的人權紀錄片展。

寫實電影和紀錄片的吸引之處, 在於影片反映社會真實的一面,往往將被遺忘一群的遭遇,活生生、赤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而每個橋段或多或少都有你我的影子,帶來許多反思。

今年人權紀錄片展的作品圍繞兩大主題 :「見證死刑」和「性別與暴力」。 「見證死刑」系列有七齣有關世界各地死刑狀況的紀錄片,包括日本、菲律賓、中國、台灣、美國及香港。

以上皆為亞洲國家或都巿,但不要以為死刑只在亞洲和發展中國家出現,這種不文明,不人道的刑罰仍存在於不少已發展國家,包括作為「八大工業國組織」(G8)成員的兩大國——美國和日本。

adblk5

死刑是種不能逆轉和彌補的刑罰,對死囚和家人造成極大的傷害。 或許你會說殺人填命,天公地道,但將仇恨和傷痛伸延就值得商榷。事實上,這只是用另一個形式禍及殺囚妻兒。況且,執法和判決難保沒有偏差,在一些缺乏法治之地,更是冤案處處,過往就有香港人因在外國機場被他人嫁禍,將一袋毒品放於其行李中而被判死刑。

雖然香港已沒有死刑,但作為國際公民,有責任促請仍執行死刑的國家盡快廢除死刑。至少,在十月十日的世界反死刑日,能夠作出一些反思。

adblk6

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