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下灣海岸公園

西貢的橋咀島極近民居,但水下的珊瑚和生物美到不得了,這在全世界來說也是很罕見。




告訴你:香港有1,105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海面面積有1,649平方公里(2014年資料;前者一直增加,後者數字不斷縮小中)。土地方面,約四成已劃為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作保護用途。但,以漁業起家的香港,為甚麼海洋保育比陸上保育還要遲起步、保育範圍那樣小?香港有四個海岸公園,及一個海岸保護區,面積24.3平方公里,即是海面面積的不足1.5%呢!
香港有超過700公里的海岸線,及200個大小與地形不一的島嶼。在周末及假期,香港島、新界及離島各個沙灘都迫滿了弄潮兒,本地遠足發燒友在曲折的海岸線、海洞、懸崖峭壁和岩岸留下了不少足跡,潛水勝地也常有專業或初入門潛水員到訪。海洋是郊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無他,香港水域每日數以百萬貨物進進出出,碼頭就擠滿了貨櫃船、遠洋大船和渡海小輪,要在世界最繁忙的水域進行海洋保育計劃,實在有點困難。 為保存本港的海洋生物及生境地,香港政府於1995年制定海岸公園條例,劃定、管理及管轄海岸公園及海岸保護區,現時共設立了海下灣海岸公園、印洲塘海岸公園、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東平洲海岸公園及鶴咀海岸保護區。
人海共生 劃定海岸公園,不等於要把人和海隔絕,相反,它們很歡迎愛海洋的人們前來享受海洋。破壞海洋生態的行為如捕魚、胡亂下錨、操作船內機(引擎在船體內)船隻被禁止,但潛水、浮潛、划獨木舟和海底攝影,無任歡迎,讓大眾一起分享保育的成果,前提當然是「自律」,不要成為破壞王的一分子。
海岸公園參觀Tips
◆進行浮潛或潛水活動時,切勿站於珊瑚上 ◆切勿翻起海岸石頭 ◆切勿捕獵或騷擾海洋生物 ◆切勿亂拋垃圾
小市民若想對香港海洋進一步作貢獻,其實還可以幫政府進行珊瑚礁普查──只要你懂潛水就可以!這是香港海底的年度大型活動,由6至12月舉行,簡單來說就是集市民力量,為香港海底的「珊瑚蟲蟲口」作統計,其結果對監察香港海洋健康狀況很有參考價值。能夠讓大眾參加,表示工作並不困難,報名後,珊瑚礁普查基金及漁農自然護理署會聯手為潛水員們提供簡單訓練,也會把他們分派到特定海域作調查。大家只要在水中放一條樣線,記下該處的海床有多少珊瑚、多少生物經過,也可紀錄如珊瑚死亡、人為破壞等個案,讓你更了解我們水下世界的真實模樣。 跟在漁護署工作的朋友談過,他說數據除了實用之外,「這個活動還是要每年一度鼓勵市民一同潛下水,看看香港的海底到底有多美。潛水也不一定要到海外呀!」 今年珊瑚礁普查的報名於本月30日截止,有興趣「點蟲蟲」的你,前往漁護署網頁申請吧。
陳嘉俊Jan~「野外動向HK Discovery」創辦人,參與多項本港及海外大型生態旅遊顧問項目,每年籌劃「野外長征」探索體驗計劃,並主持生態旅遊節目《探索大世界》,足跡遍及南北極、婆羅洲、塔克拉瑪干沙漠等地。最近更推出免費行山App「野Guide」Hiking Guide,讓遠足新手都能夠輕易感受香港郊野之美。 www.facebook.com/janchank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