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特首到市面走一走,或者會聽到更多市民的心聲,或許會放軟心腸,決定派錢。畢竟,幾千元對於打工仔女、基層市民來說,已是天大喜訊,解決了他們生活上很多問題,在經濟上得到暫時的鬆綁……其實,這些「心聲」,特首又豈會聽不到,只是每天早會翻一翻報章,自能了解有關訴求。
既然明知派錢皆大歡喜,不派則引起民怨,那為何不順應民意呢?反正派錢也不是甚麼新鮮事。歸根究底,特首不是聽不到,而是聽到她認為更重要的聲音。甚麼是更重要的聲音?或許是那些「警惕」她要維持著照顧大商家的聲音,不要「行差踏錯」走進了照顧基層的左翼路線。
也不能這樣說,因為特首也做很多照顧基層的工作,包括長者和綜援人士都應會受惠。當然明白,作為一個先進地區的政府,這些照顧基層的工作是不能不做,就算財政不充裕時,也需要儘量去做。然而,我們今天的財政盈餘,保守估計會有超過1,000億元,是足夠派錢加扶貧同時地進行,而且仍有能力在其他方面作撥款的。例如教育、婦女事務、推動多元經濟,醫療等,都是能在派錢的情況下同時進行。因此,今天選擇派或不派,特首先作出的考慮,或許是認為沒有需要得到廣大市民的支持。
作為勞工界,想法傾向基層,既然庫房水浸嚴重,何不還富於民,派錢讓大家歡度年頭。畢竟我們聽得太多年甚麼「要共渡時艱」,聽得太多「要居安思危」了,捱過了困境,但在好景時卻分享不到成果,這是令市民失望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