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0-11-22 06:00:00

策略顧問面對的挑戰

分享:

企業需要找其他公司提供服務或產品,一般都離不開兩大原因。其一,是該企業需要極高成本生產同樣服務。如貴公司的電腦文儀,或是廣告策劃等。終究單一企業在這些服務或物品的需求量有限,只有在集齊更多企業的需求量生產才能發揮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效應。其二,是該企業在法律上必須找其他公司提供服務,如財務核算、法律及企業融資服務等。策略顧問沒有任何專業牌照要求,因此只可以歸納於以上的第一類。在早年,令企業需要極高成本提供策略顧問同等服務有兩大理由。第一,在以前高等教育還未普及,策略研究還未被視為一個課題的年代(美國在六十年代左右才有企業策略理論研究),尋找理想企管人才可以說是十分困難。第二,在以前訊息貧乏的情況下,所有嶄新的市場理念,競爭對手資訊等都是千金難求。因此在六十年代左右以擁有「大批策略理論和頂尖商學院畢業生」作招徠的策略顧問公司如BCG,MonitorGroup等便廣受企業歡迎,盈利亦極度可觀(站於機會成本角度,可以試想你在外包的不再是一個清潔工人或是廣告主任的工作,而是CEO的工作)。可是,隨著知識普及化,企管人才日漸增多的情況下(策略顧問公司本身便是企業挖角重地),尋找頂尖人才的成本正不斷下降。另外,在資訊發達的年代,很多市場最新的理論和資訊已是唾手可得。所以,近年愈來愈多大企業都成立內部策略顧問團隊(internal strategy consulting),這顯示部分企業已認為自己提供策略發展服務的成本已低於外求其他公司了。

如上述提及,企業沒有法律上的必要諮詢策略顧問,因此在這日漸不明朗的競爭環境下,策略顧問必須能醫,並且更要能自醫!下文續談。

美國某長春藤大學畢業,於不同行業有豐富求職及工作經驗。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