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6-08-05 06:00:00

街馬香港跑道節(下)——盂蘭跑、香港傻豬馬拉松

分享:

入正題前,先談談「渣馬改道風波」。

上周有報道指,渣馬為了減低對交通的影響,將會改跑青馬大橋下層隧道,引起不少跑友及環團憂慮、關注及批評,這宗風波翌日隨渣馬澄清而平息。渣馬承認,賽道改動的確是為了減低對交通影響,只是青馬大橋的路段會縮短,而不是跑下層隧道。

其實縮短青馬大橋路段,究竟可以節省多少解封路段的時間呢?東京馬拉松明年也改道,原因是目前的終點在偏遠巿區,所以建議把終點設在東京車站及皇居一帶,希望讓跑友在巿中心衝線,增加賽事的氣氛;香港,繼續停留在跑馬擾民、影響交通的思維,田總也相當識做,自行宣布縮短青馬大橋路段,而主流跑友知道不用跑隧道後,就沒有甚麼大意見了。

adblk6

真是兩個不同的世界,夏蟲不可語冰。

在一個政府不重視跑步,跑友要求簡單的客觀環境。上次談的街馬跑道節,算是在眾多掣肘之下的新意思,盡可能令跑步more colourful一點。上周介紹過「敢動尊嚴跑」和「啤酒里」後,這次介紹跑道節另外兩個免費項目,「盂蘭跑」及「香港傻豬馬拉松」。

五公里的「盂蘭跑」,於農曆七月十四晚(8月16日)舉行。應節,賽道梗係跑中上環一帶與鬼神有關的景點啦,例如文武廟、壽衣店、紙紮舖、東華義莊等,讓跑友順道認識多些香港的舊區。

如果「盂蘭跑」變成每年都舉辦,甚至變成盂蘭節日地區文化活動之一,由店舖佈置些花燈或提供食物給跑友,或許日後可以申請封路,成為正式的收費路跑活動,說不定吸引很多人參與,成為吸引遊客的活動呢。

另一個免費項目,是8月20日持續一整天的「香港傻豬馬拉松」,以自助方式沿維港兩岸跑,由西環至西灣河,以及由鯉魚門至西九龍,大會則沿途設補給站。估計這活動的概念,源自超馬好手施性概(施Sir)牽頭,環遊新界九龍一圈跑的「癲傻220公里」(每年增加里數),跑者可自由隨時加入。

adblk7

辦免費項目、在比賽增加其他娛樂元素,有助讓公眾明白,跑步不止局限於小眾的認真競賽,也不一定要快、要訓練很多才可以參與,而是人人都可以嘗試,不跑步的也可以打氣,享受相關的周邊活動,是可以讓全民投入的節日。當跑步不再是小眾的玩意,就有很充分的理由封路了。

要改變香港跑步的大環境、文化和跑友根深蒂固的想法,絕對不是容易的事,正如ViuTV也很難改變TVB觀眾的口味。只能祝街馬好運,從過去的眾多試驗和錯誤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好好站穩陣腳。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