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15-02-03 06:00:00

青年創業?

分享:

繼今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三億元「青年發展基金」,可作為配對的創業資助後,「創業」被議論紛紛。然後,馬雲在昨晚出席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分享會,講他的創業故事,會展座無虛席,又為創業加了一把火。馬雲宣布成立十億元的「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計劃,鼓勵青年創業,再加上科學園和數碼港的創業培育計劃,相信年輕人或會如夢初醒:難道創業是出路,創業真有可能嗎?

香港有機緣成為國際都會,全賴創業精神。無數移民在過去六、七十年移居香港,那時候沒有跨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向精英人才招手,工種很少,要發展就要做生意,在社區開小店,把小生意變大生意。創業需要的是靈活善變和敏銳的觸覺,洞悉市場,明白社會需要。創業令社會進步,為他人帶來就業機會,帶動經濟向上。

隨著金融商貿發展,創業早已不是出路。年輕人讀的是專業,期望能進入投資銀行當實習生。香港各大學工商管理市場學會計等都是熱門學科,畢業生一窩蜂揾工,想創業會被人取笑。近年我在民間推動創意創業及社會創業,發現年輕人往往得不到家長和朋友的支持,只空有念頭卻未能實踐。2015年,政府突然一片苦心鼓勵創業,還有資源協助,可能出發點良好,但創業絕對不只需要錢。香港也不是沒有創意培育計劃,科學園和數碼港每年支持科技和生物科技的創業者踏出「初創」階段,他們可參加比賽,贏得獎項和啟動資金,得到導師指點,還有辦公室設施和管理支援可提供,不斷為創業者發掘機會。比起孤軍作戰的創業長輩,這一代實在太幸福了。

Ad Block

然而,創業的性質沒有變。創業充滿風險,十名創業者有八位都不會成功,浮浮沉沉,不斷尋覓資金,或改變意念,最終大部分都會放棄。剩下的兩名或有機會進一步發展,但創業是充滿壓力和孤獨的路,就算有資金支持也可能失敗。

因此,不是人人都能當創業家,不是人人都適合創業。香港的保守教育制度已完全適應一個以就業為主的市場;12年教育都沒有創業這門課。創業要先過自己一關,需要的是勇氣、觸覺、判斷力和冒險精神。

作者為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總監,[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刊登

Ad Block
Ad Block Ad Block
留言專區
Ad Block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