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本來預計今年底前公布旅遊業發展藍圖2.0,不過文旅局長換人,未知會否影響公布的日期。按照政府在2017年公布的香港旅遊業發展藍圖,四大長遠發展策略包括:一、開拓多元化市場及集中吸引高增值過夜旅客;二、拓展具本港及國際特色旅遊產品及項目包括文化、古蹟、綠色及旅遊創意等;三、推動智慧旅遊;四、提升旅遊業質素及良好營商手法。
無論如何,社會有關香港旅遊產業未來方向的討論已有一段時間,各界意見紛陳。其中有一個較流行的講法,是香港旅遊不能再靠食老本,要創新,找新的亮點。其實這個說法只說對了一半,所謂食老本,大概是指來來去去只有幾個景點,吸引力有限,加上旅遊業的服務質素有所下降,令近年本地旅遊業陷入困境。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城市旅遊業的吸引力,本身就是靠食老本,意思是以當地固有特性來吸引外地旅客,去感受及體驗當地的特別氛圍。以香港人比較熟悉的幾個旅遊大城市為例,如果說巴黎代表浪漫,倫敦代表優雅,紐約代表活力,其中艾菲爾鐵塔、白金漢宮、自由神像都已經有過百年歷史,卻不失魅力,沒有人會質疑他們靠食老本及過時。而且它們還會在自己的特色基礎上,配合發展新的元素或景點,不斷推陳出新,豐富城市的名片。
至於香港,無論97前或後,一向給人的印象是中西文化薈萃,到處是英式殖民地建築,傳統與現代巧妙地撞擊出的港式文化,包括港式美食及美學,尤其是八十、九十年代旺盛向外輸出軟實力的香港流行文化,都有份建構外地人對香港的主要印象。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與其他內地城市是有顯著的分別,這正正就是香港旅遊業的老本,在這個基礎上發展旅遊吸引力才是正道。
只要参考一下近年荷李活電影如何到香港取景,或一些外地網紅如何介紹香港,就會對香港的對外吸引力有個基本印象。一些香港人看來平平無奇又習以為常的事物,往往對外地人極具吸引力。有外國遊客專程去尋找怪獸大廈打卡,亦有遊客到處找正在搭竹棚的大廈,甚至是穿過春秧街街市的電車,有沒有人考慮將這些發展為旅遊產品?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上的項目已新增至24個,其中很多都極具特色,有發展為旅遊元素的潛質,都是香港的老本,到底有否得到應有的重視。
此外,尤其對內地旅客來說,香港有別於內地的西化氛圍,包括英治時期留下的種種事物,一個舊郵筒都帶有滿滿的歷史感,是很好的旅遊元素,實在不應一刀切將它們除之而後快,否則香港跟其他內地城市有甚麼分別?過往香港著名的霓虹招牌燈海,本是很好的打卡位,但因為種種原因,已快全部消失。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香港發展旅遊,就是要食老本,只怕食得不夠盡;就如一間以燒鵝著名的食肆,吸客就是要先做好燒鵝,以及相關的周邊產品,而不是花精力去研究咖啡,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