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在變化,語言也在變化,一千年前的英文是怎樣的呢?相信只有專門研究古英語的學者才知道。我個人絕對相信,世界上人類原來是說同一語言的,但因為人的驕傲,要與神比美,結果給變亂了口音,出現了不同的語言,並隨著人類的不斷地遷移而不斷地變化。
所以,我們很容易在某一語言裡看到另一種語言。例如,日語裡有很多漢字,就是從中文借過去的,並沿用了借用時的解釋。在日本溫泉的地方,我們常看到「湯」這個字,這不是叫我們把溫泉水作「湯」來喝,而是提醒我們溫泉水很熱。古時的「湯」字就是「熱」的意思。
現在的英文與古英語無論是語音、語法、詞語及拼寫都有很大的差別。從中世紀起,歐洲地區各民族不斷侵略或給侵略,該地區的語言也不斷地變化,英文成了一種有大量外界詞彙的語言,涵蓋了教會、法庭及統治階級的範疇。“Martyr”(殉道者)來自希臘“martur”,意思是“witness”,這字當然與宗教有關,估計是為主基督作見證。以當時的政治宗教環境,為耶穌作見證的最可能結果就是死,成了「殉道者」。
現世界信仰自由,應該不需要做“martyr”,但仍有宗教狂熱者自己或鼓勵別人做「殉道者」。在日常生活裡,也有些人會扮演受害者,然後自許為「殉道者」(play the mart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