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長洲的張保仔洞,曾經是旅遊熱點,我第一次去的時候,穿過那麼狹窄黑黑的空間,不是有友人同行也未必膽敢鑽過這個藏寶洞,搭船回港時才知道,當天股市大瀉,其時很有一種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之感。
張保仔本身是傳奇人物,由活躍於南海一帶的清朝海盜,搖身一變成為政府海軍軍官,做海盜期間據說船隊有600艘船隻以及5萬人,專門劫富濟貧。歷史的記載,似乎他的每一步都不是在自己計劃當中,甚至是不情不願下作出選擇。
中英劇團這個月會上演《靖海氛記.張保仔》,把張保仔這個傳奇人物搬上舞台,透過他每一步的選擇,讓觀眾反思人生最應該做的是甚麼?還邀得香港舞蹈團藝術總監楊雲濤編舞。以歷史人物為原型,創作小說、電影、電視劇及舞台劇,為數不少,這些有根有據的史實,往往有點非黑即白,旁人難以理解當事人感受,透過再次創作,填補人物的所思所想,甚至感情。上個月我們上演的《瑪麗皇后》,就是透過劇中兩個邊緣人互相扶持的故事,刻劃其心路歷程,如何坦白面對自己,讓觀眾代入想像及反思,這些都是看創作值得玩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