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1-07-20 04:30:00
日報

孩子打父母

分享:

我經常遇到一些孩子打父母親的個案,孩子由三歲到十多歲也有,當然身體痛楚多是輕微的,但父母的難過、心痛卻是難以形容的。
 

孩子打父母,多是他們用了錯誤的方法去發洩情緒及憤怒,其次是希望透過武力去令父母就範,例如:要父母交出手機。在此先談用武力發洩憤怒,我時常勸父母不要體罰孩子,尤其在憤怒下,因為當我們示範了用打人去發洩不滿及憤怒,便要有心理準備,孩子也會在憤怒下使用武力。就好像我們用污言穢語罵孩子,孩子遲早也會用污言穢語去罵人。有部分孩子年幼時常被體罰,即使父母到他高小時不再打他,但他也較易用武力去發洩憤怒。更有些孩子,爸爸打他,因他不夠爸爸打,所以他會將被爸爸打的情緒發洩在母親或弟妹身上。而父母又會因為孩子打父母或弟妹,而再打他,這其實跟黑社會分別不大,就是鬥惡鬥好打。

adblk5


「我現在好嬲,需要離開一天」
我也曾被學生失控時打、踢或咬等,但我當然不會坐著任他打,更不可打他,所以我會捉著孩子的手,讓他坐在我身上,免他打或踢到我,如果我不夠力,會請同事幫我。當然孩子無論大力或細力打人或父母,也應給予後果。成人打人會坐牢失自由,小孩打人便應失去部分娛樂時間,扣減娛樂可讓孩子經驗用武力是會令自己失去喜歡的東西,正正為孩子示範了打人不是正確解決方法,而對親子關係傷害不大,製造仇恨心或想去報復的心態亦相對小。

adblk6

但父母不宜以離家出走,或一星期不跟孩子說話作為後果,直至他認錯。如果父母覺得未能控制自己,需要離開一天,便應先告訴他:「我現在好嬲,需要離開一天,我明早會回來的!」以免孩子以為你放棄他。冷戰或不理睬對方,都不是良好的溝通方法,我亦不贊成。不論孩子認錯與否他也需接受後果,但我建議父母不要逼孩子認錯,因為被逼的便不是真心,作用亦不大!
希望每個家庭也沒有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