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覺得奇怪,本專欄分明在說「碳」。為甚麼現在又談起雪球地球?其實這個跟溫室效應是密切相連的。
所謂雪球地球(snowball earth),在科學界真的有這個名詞。科學家估計,地球曾經歷過5次大冰河時期。舉個例,大約7.5億至6.5億年前,如果從太空中觀望我們地球,看到的並非如我們想像中一個藍色海洋為主的藍海球,而是一個白色的冰球。當時地球表面溫度在冰點以下,基本上地球表面也沒有甚麼生物,主要的生物都在距離地面幾十公里的下面,靠地球內部核反應產生的熱量來維持生命。
其後就是溫室效應,我們地球迎接了寒武紀的生命大爆發。估計現在99%的動物種類,就是當時所誕生的。這些動、植物又再產生更多的溫室效應,最後把這個白色的冰球,變成如今我們大家熟悉的藍地球。
另外在大約4,200至4,100年前,另一個冰期開始結束。因為地球的溫室效應,冰雪開始融化,而引起全球的洪水氾濫。所以大家在不同的文化歷史中(非洲歷史例外),都會見到有記載大面積洪水氾濫的歷史,就是這個原因。
上兩期我提過,有些科學家並不一定覺得溫室效應是一件壞事,有的甚至爭辯。如果當初沒有溫室效應,可能就沒有今天的人類。這個說法看似不一定錯誤,但在人類發展到如今超過70億全球人口,而人類的各種活動,已經把溫室效應提升到地球不可以自然調節的地步。我們因為人類活動所製造的溫室效應,與當初大自然出現的溫室效應,已經不是同一件事,影響程度也不在同一個層次。所以現在我們要利用「碳中和」去控制氣候變化,確實是有切實需要及急切性的。
房中大象:
幾億年前,可能我們是雪球地球,但既然現在我們是藍海球,我們應該研究,如何維持這個藍地球,不要讓他變成冰球或火球?
既然是維持藍海球,那麼我們站在商業角度,藍海球及藍碳又提供了甚麼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