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食」方面,我們人類把三分之一食物浪費掉!這裡面包含了食物材料,還未到烹煮階段,就已經浪費掉的。有些食物,是生長的形狀(賣相)不好,所以在收割階段已經被拋棄掉;也有些是因為,該部分味道(例如某些根、葉部位)不佳,或與烹飪方法配不上,被廚師們割掉拋棄。更有甚者,是因為運輸及物流配合不好,在運輸過程中腐爛或擠壓壞了。
當然,更有一大部分,尤其是在經濟發達國家中,是烹煮好了,但沒有被食用,而在餐桌上浪費掉的。這幾類食物浪費,估計佔全球8%的碳排放。
再多舉一個例子,生產一噸牛肉需要大概19公斤碳排放量。但生產一噸豆類植物,例如扁豆,就只需要1公斤碳排放量。對人類的飽肚及營養而言,兩者分別並不太明顯。但期間卻有接近20倍的碳排放分別。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實際上按這個道理,去改變自己飲食習慣的,只是鳳毛麟角。
其實中國人的烹飪方法中,最常用的「炒」,相對於歐美地方常用的煮及烤,其實是非常節省能源的。其中有一個推測,中國「炒」的發明原因,就是宋代時期因為之前的樹木砍伐過度,導致柴火不足。大家只好發明及選擇採用一些更加節省柴火的烹飪方法,結果造就了今天我們中國飲食文化中的「炒菜」。「炒」的發明,為地球碳排放減緩方面,作了不少貢獻。
房中大象:
隨着經濟條件提升,大家都希望擁有更大的居住空間。工作時,也希望有更多私隱。這也意味着建築物要愈建愈大。這不是在製造愈來愈多的碳排放嗎?
現在我們家中及公司,各類電子用品愈來愈多。這些裝置及用品都需要適時充電,這與減低碳排放,是否背道而馳呢?
學生回饋
學生姓名:林麗 班別:5A 學校:廠商會蔡章閣中學
「香港素有『美食天堂』之稱,但值得留意的是本港的廚餘一直佔都市固體廢物量的三分一,情況值得社會關注。我認為市民大眾應該要更加重視惜食的重要性,減少日常生活上浪費食物。畢竟全球糧食短缺的問題根源是糧食分配不均。聯合國糧農組織早前曾經指出,全球糧食根本足夠養活全球各地的民眾,只要糧食平均分配,根本不會出現糧食短缺的問題。所以,希望本港市民日後更加重視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