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0都可以好聲音
「好聲音」風氣大行其道,直捲大中華多個地區 【註1】!概念不單從商業、文化、社區角度經得起考驗……內裡的確有成功奧妙!

筆者認識一個機構,嘗試在「好聲音」基礎上,再加入兩個元素,果真是一個大膽嘗試!但看來又相當不俗!
至於「好聲音」的具體運作,相信大家了然於心,筆者在此不再多提!以下只作概念性的分析:
【好聲音的下而上】
若果「好聲音」只是由一些專業唱家班主導, 這只會是一個典型的音樂會、演唱會!好聲音最關鍵的成功因素,就是在社區中建立一個平台:讓民間的高手,有一個初試啼聲、向上流的機會……
筆者聯想起:中國古時的科舉制度,有識之士,只要埋頭苦幹,凡有實力的,不計背景、身世……都有機會在一個公平的平台上,鶴立雞群、能者居之!這不就是我們中國人心底:靠讀書能向上流的價值觀嗎?

【好聲音的上而下】
「好聲音」另外一個精髓,就是在平台中, 讓專業的前輩,可以跟不同的後輩有技術交流,透過觀察,邂逅跟自己有緣的種籽,然後再把自己的珍貴經驗,無私地授予他們……當中最微妙的關係,就是盡量把「權力」剔除!
例如:「好聲音」活動中盡量:不涉及權力的商業機構、不涉及單方面的拜師學藝;換句話說,當中不涉及任何交易!各方只抱著同一個目標:「好聲音」的施與受兩方面!前輩一方面只想「施」,參賽一方樂意「受」。
當教練見到潛在種籽,倘若未能果斷做決定,種籽就有機會被別的教練奪去!但縱使有多位教練同時揀選同一參賽者,參賽者一方亦有自由,可自主地揀選跟隨那位教練……這就是「好聲音」概念中,巧妙把「權力剔除」的精髓!
【好聲音的社區參與】
大家有否留意:每一場「好聲音」,不論在現場實體的參與者,或在鏡頭背後線上的觀眾……這種虛實整合共同聚焦在一個目標上的盛況,激盪出無限可能,絕對不容忽視!「好聲音」之所以廣受歡迎,其關鍵就在於此!
想深一層:市民 (大家) 其實有很多娛樂的選擇,何解要把時間投放在「好聲音」呢?
這正就是「好聲音」成功的因素!

會否就如筆者上文提及:當權力被剔除後,比賽結果往往就:出人意表!這種在建制以外的自由,剛好滿足大家內心的盼望!這種能親身見證著的勵志真人騷……成為苦澀生活中,大快人心的一些集體回憶!
【香港首創的青少年好聲音】
筆者認識的一個機構 【註2】,去年曾以自編、自導、自演的音樂劇《留‧與‧流逝》【註3】在社區中掀起龐大迴響!承著去年的經驗,今年更參考了「好聲音」概念,在上述提及的精髓之餘,再配以針對 15至20歲的青少年;更銳意透過學校、機構和教會……全方位地迎接這個「被忽略」的群組。
在發展心理上,這群組其實最需要被認同、建立健康的社交……
在學業以外,這群組其實最需要一些健康的活動去調劑……
在親子關係上,這群組剛巧最想擺脫父母約束!而大部分父母又未能:貼心、貼切(貼地) 去了解他們的需要……
在學校/機構/教會方面,這群組每當面對長輩循循善誘地分享人生智慧時,他們卻會感到那是陳腔濫調,彷彿一首重複播放的老歌,叫人感到熟悉卻提不起興趣,甚至不耐煩地想快轉跳過。這使得他們總想往外逃,卻又亂闖亂蕩,不知應往何處去 …?
上述的觀察,看似正在解構「被忽略」現象的出現,但可以化解的靈丹妙藥卻鮮為人知!
【福音性的音樂就是敬拜】
大會之所以把項目命名為《『敬拜』好聲音》,那就先要澄清:甚麼是「敬拜」?

「敬拜」在基督教文化中,就是用音樂/歌曲/福音,一方面去讚美上天、歌頌神……另一方面,鼓勵人面對逆境、相親相愛……就以典型的聖誕歌《Joy to the World》為例,首兩句的意思就是:上主跟快樂一同臨到世界……之前從沒察覺嗎?
主辦機構是一間跨國的神學院【註2】,選材當然跟基督教信仰相符,這是可以理解!
但筆者卻認為舉辦上述框架的題材,對於15至20歲這個群組,也必然產生正面的鼓勵和塑造!
若果參與者本身是信徒,這是理所當然的!但縱使參與者不是信徒,只要他不介意,周朗相信,福音內容也很容易兼容!當然, 要舉辦一個全港性的青少年活動,內容當然要老少咸宜,因此「敬拜」這題材,相信也能廣為市民接受!
【好聲音怎能缺少教練?】
是次活動—《1520敬拜好聲音音樂會》【註4】,大會邀請到業內4大巨星:吉中鳴牧師博士、伍家豪先生、方文聰先生、謝文雅小姐。所有參與隊伍,首輪都有機會被公開全港網上投票;當中20隊,將被安排入專業錄音室 (非一般的Band房) 進行第二輪甄選;最終, 4隊將被配對,接受4位典堂級教練為期1個月的栽培……

整個活動的高潮,將會在本年8月15日晚上,在一個近千人的場館公開演出!
對於15-20歲的年青人來說,這將會是一個難能可貴、畢生難忘的好經驗!
您有相熟的年青人想推介嗎?

【註1】在國內不同地區舉辦的是《中國好聲音》,在本港舉辦的稱為《中年好聲音》
【註2】紐約神學教育中心
【註3】《留‧與‧流逝》音樂劇
一齣穿梭於不安與平安的音樂劇
一篇被剽竊的音樂劇場刊
【註4】《1520敬拜好聲音音樂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