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01-14 06:00:00

Balenciaga的社會責任與你的女權主義T恤

分享:

《BoF》上周有篇專訪Balenciaga CEO Cédric Charbit,這位超牌CEO大談時裝業未來機遇,認為有兩件事情足以改變遊戲規則:首先,時裝界需要回應社會,將社會責任作為品牌美學的一部分(make commitment part of the aesthetic);其次,就是今日個個都講的engagement,對象遍及所有接觸到品牌的人,而不僅僅是品牌客戶,因為品牌不只是賣東西,還涉及「傳達信息及價值(conveying messages and values)」。
 

瑪麗皇后哪塊蛋糕
Call me a cynic,我對一個超級名牌CEO侃侃而談社會責任、價值信念這些,先入為主好有保留。今季白蘭氏支持世界糧食計劃(World Food Programme)出了件hoodie,賣上5位數字,當中十個巴仙捐給WFP用作滅貧,是否good cause?當然是,但一個奢華品牌賣上萬一件連帽衫,然後跟你說要消滅飢餓與貧窮,感覺實在太Marie Antoinette了,好詭異。

最弔詭是這位CEO所用的語言。如果不說這是一名超牌CEO的專訪,我還以為是NGO主事人或甚麼activist所說的話,好像——「時尚無法再鎖定在所謂的象牙塔中,我們需要意識到並反映這個世界發生的事情」、「產品不僅僅是工藝、創意和傳統,我們需要為它增添價值和情感,產品需要有意義」。他宣稱,「推動及改變社會規範從來是時裝的一部分」(This has always been part of fashion, to push the norm, to change things.)
 

adblk6

稀釋的社運語言
基本上他說的話我都同意,但隱隱然覺得有些不妥。當一個CEO都懂得說社運語言,而且比你說得更娓娓動聽(背後還有一個超級sophisticated 的marketing machine),這些語言原有的叛逆及反抗力量,是否已給稀釋溝淡,甚至同化到無影無踪?

我在《Boston Globe》又看到一篇文章,「你的女權主義T恤能幫到女性嗎?」(Is your feminist T-shirt helping women?),文章說,當一個想法,甚至一套意識形態去到一個critical mass都能認同的時候,市場就會意識到有利可圖,企業營銷人員會變得更加精明,將文化及時代精神轉化為利潤。今日媒體最鍾意說新一代消費者醒覺了,於是標榜woke、inclusive、sustainable的品牌及企業一下子雨後春筍的來,超牌賣5位數字的連帽衛衣、快時尚賣幾十蚊一件的feminist T恤,其實都是一碼子事:為消費行為賦予意義及價值嘛,說得那麼動聽,不幫襯你幫襯誰?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Ruth Bader Ginsburg的女權T恤網上到處有得賣。

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Ruth Bader Ginsburg的女權T恤網上到處有得賣。

荷李活左膠當道,怎少得一套講述Justice Ginsburg生平事跡的電影?《司法女王》(On the Basis of Sex)去年底美國上映,3月香港公映。

荷李活左膠當道,怎少得一套講述Justice Ginsburg生平事跡的電影?《司法女王》(On the Basis of Sex)去年底美國上映,3月香港公映。

Balenciaga FW18的世界糧食計劃hoodie。

Balenciaga FW18的世界糧食計劃hoodie。

連大法官自己做gym都著女權意味的衞衣。

連大法官自己做gym都著女權意味的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