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8月,中港股市多事。市場仍未擔心完人民幣貶值觸發走資,本月又有逾2.6萬億元人民幣地方債出台,最近兩年去槓桿政策定點向民企收緊信貸,已經令不少民企陷入覆亡邊緣。

近期民企內房受各路政策擠壓。(資料圖片)
由月前修訂民辦教育促進法瞄準教育股,到黑心疫苗事件觸發醫藥反腐風暴,更不用說自從一句「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之後,對民企內房各路政策擠壓,「國進民退」四字已是昭然若揭。市場永遠比人聰明,即使恒指近期步步探底,不少大型國企股價反覆仍見支持。
如果今次的國進民退,是以往在信貸上優待國企還不算嚴重,最令人擔心是銀行信貸落雨收遮,令民企餘下被國企吞併的唯一活路,近月國資委、地方政府及各央企單位已取得逾20家A股上市公司控制權,不少民企仍與國資委系統商談控股權轉讓或其他救援方案,這種「慢性國有化」長遠對經濟及資本市場遺害才最深,近期資金規避民企情況已是相當明顯,尤其負債重及被政策瞄準的行業,如內房、汽車及紙業股等絕對不宜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