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0-03-13 04:30:00
日報

殼:昔為富之基,今為累字頭

分享:

這幾天,突然有好幾位金融界和社交界的名人,遭到票控,告其欠債不還,引來了傳媒的廣泛報道。

上市公司的殼曾是最流行的抵押品。(資料圖片)

上市公司的殼曾是最流行的抵押品。(資料圖片)


這些人的被控,一點也不奇怪,皆因在這個世代,人人欠水,別說是債仔沒錢,連債主也沒錢,租客沒錢,業主也沒錢供樓,怎能不連環相扣,一債追一債呢?


問題在於,為甚麼遲不追早不追,偏偏在這時候,一齊入紙追呢?世事不會這麼巧合吧?


原因十分簡單,一位也是「貴利界」的朋友,道出了玄機: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法庭連續關門多天,現在重開,所有的傳票咪一齊爆發囉。


然後,我們一眾人等,在皇朝會coffee shop八卦,講起在近十幾年來,某些貴利公司撈到風山水起,幾百億元身家都賺回來。有人奇怪:「佢唔係咁叻咋噃,成日放埋啲枯數,點會咁成功呢?」


我說:「把豬放在風口上,豬也會飛。當年,只要能拆到錢,可以借給別人,賺到息差,要多少可以賺多少,根本用不著識字用腦。」


其實,放貴利的原理很簡單,就是抵押品,以及債仔的賺錢能力,不管是銀行、財務公司、貴利佬,都是看這些。


在股市大旺時,個個債仔印股票都能賣出,能賺到錢,所以只要有平錢拆回來,願意借出,就可以無本生利。至於平錢如何拆回來呢?這有很多方法,例如說,有大富豪肯借出支持你,又或是有大支水喉,例如澳門賭場的錢,便可無往而不利。

adblk6


好了,如果債仔無錢還,這就進入了第二階段,沒收扺押品。在當時,甚麼抵押品是最流行的呢?


答案當然是:上市公司的殼。


11年前,金融海嘯時,創業板殼價一千萬元,主板殼價6千萬元,就是在金融海嘯之前,主板殼價也只是1億元而已。在2015年,主板殼價升到逾6億元,創業板也有3億幾,就算債仔無錢還債,只要把殼沒收,也是有賺無蝕,本利收回。


然而,在今日,股票賣不掉,交易所新例也無法濫印,殼價非但不值錢,當年借錢買殼發達的人,現在變成了大閘蟹,正是:昔為富之基,今為累字頭,正是玩殼和貴利的寫照。


作者為小說作家、報社主筆、股票投資者,吃喝活樂的專家。 逢周一、三至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