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聖誕節,筆者去了曼谷一遊。上一次到訪已是2006年,當中原因是泰國政治權力經常更替,先回顧1991年泰國軍事政變,泰國人民上街遊行,抗議軍方統治,軍隊血腥鎮壓,迫使泰王介入,首相和示威人士領袖雙雙跪在泰王面前,承諾平息風波,示威結束,選舉和憲法也得以恢復。1998年他信西那瓦創建泰愛泰黨,並於2001年大選取得壓倒性優勢成為總理,然而其政權於2006年的軍事政變中被推翻,泰愛泰黨被勒令解散,他信自此流亡海外長達15年。2011年獲他信支持的為泰黨在大選中勝出,他信胞妹英祿上台執政,2014年下臺,泰國陸軍總司令巴育宣布接掌政權,並稱此舉是為了恢復和平,這是泰國自1932年以來,軍方第12次發動政變。上年泰國大選,幾經波節,為泰黨的賽塔他威信當選成為泰國總理,同年他信結束流亡回國,政治前境很難預測。
闊別曼谷十多年,期間經常看見電視新聞上紅衫軍和黃衫軍暴力抗爭和武力鎮壓畫面,感覺很不真實,因為和我接觸過和認知的泰國人反差太大,今次親臨發現曼谷變化很大,一派現代化大城市,新式的高樓大廈很多,街道上滿是光鮮的私家車和零星的電單車,曾經是主要交通工具的篤篤只能在遊客區找到,慶幸仍保留著無處不在的路邊現煮現賣的食檔,舉頭三尺掛滿亂中有序的電線,篤信南傳佛教的泰國人依然流露著高棉微笑,說話做事仍是慢吞吞的,今次適逢聖誕節,假日氣氛滿滿,本地人和遊客興奮購物和消費。
泰國地理位置特殊,國土兩岸分別是印度洋和太平洋,百多年來一直有討論要貫穿克拉地峽興建運河,減低通過馬六甲海峽的海運時間、運費和風險,可惜費用過於高昂,回本期太長,一直只聞樓梯響,今年8月走馬上任的新政府,去年12月18日修訂運河計劃為路橋計劃(以兩個深水碼頭和一條長90公里的公鐵兩用大橋替代運河),大大減低投資金額和回本期,他們估計項目投資金額約1萬億泰銖(現價約290億美元),將於2025年至2040年興建,24年回本及50年特許經營,正式展開全球招標。
反觀香港,十多年前已是冠絕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購物天堂、代工生產的樞紐、吸金能力和繁榮的市容基建是所有東南亞城市模仿的楷模,如今我們許多方面已落後於新加坡、深圳和上海,就連市區重建的速度和幅度,商場的設計和營運都遠遜曼谷,為甚麼不斷經歷政治動盪的泰國仍能保持進步?我們卻在這十多年間固步自封,即使今時今日仍是舉步為艱呢?香港政府最落力推動的北部都會和明日大嶼相比泰國的路橋項目,格局和眼界都……真是令人感到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