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的滙豐控股(005)股東周年大會(AGM)已經完結。由「呂宇健(Ken Lui)——分拆滙控關注組 」牽頭提出的第17項議案(策略檢討)——「簡單來說,即是分拆賺錢的亞洲業務避免歐美蝕錢業務拖累整體價值 」及18項議案(股息政策)—— 「即確保每季度派發股息,每年不少於每股0.51美元」。議案雖一如所料不獲通過,即使筆者贊成分拆。
筆者不是滙控股東,亦不認識Ken Sir本人,但在投資角度下,亦認為分拆滙控是有利香港經濟和有助提升恒生指數價值。
滙控作為恒指成分股,雖然成分愈來愈低,但在香港人心中一直有舉足輕重的分量。加上在香港員工眾多,樓按市場佔有率第一,其資產負債表對港元的影響力無出其右。一家對香港如斯重要的銀行,偏偏價值不能釋放,其亞洲業務(香港佔一大部分)一直長期補貼虧蝕的歐美業務。大家若記得2020年滙控「彈弓手」取消派息的鬧劇。有此鬧劇原因並非公司虧蝕,而是因為英國政府的介入,以銀行安全穩定的各種原因禁止滙控於當年派息。
但讀者請留意,滙控的英國業務一直也不賺錢,只因當年收購米蘭特銀行而把註冊地遷移在英國而已。銀行一直都是奉行誰大誰惡誰正確的「金科玉律」,由最賺錢的部門和地區話事。但滙控的盈利,近十幾年都主要來自內地和香港(佔比超過一半),而歐美佔比一直是很低的,有時怎至蝕錢。管理層絕大部分是外國人,滙控的亞洲業務,長期補貼蝕錢的歐美業務,然而香港股東卻要承受後果,這亦一直是筆者不投資滙控的原因。這亦是筆者認為小股東應該投票通過的主因,分拆滙控,釋放其價值,同時亦可提高恒指的估值。對打工仔的強積金亦不多不少有幫助。
問題是,管理層自己坐鎮在倫敦的大班房享受高昂薪酬和福利,倘若分拆成事,只剩下蝕錢的業務去管理,相信很大機會被股東清洗。權力遊戲,聰明的讀者一眼就明。同時,若分拆後,賺錢業務將很容易被「有心人」收購。這相信亦是一眾外國大股東以至各倫敦大班的噩夢。所以在投票之前,滙控管理層亦藉業績公布,增加派息以平息股東的憤慨,減低議案通過的機會。
結果亦如他們所願。雖然事情暫告一段落,但各位股東亦不應該掉以輕心,應時刻監察管理層表現,使股份價值不致落後形勢。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高通脹環境,資產波動性大增,投資亦愈發困難,千萬不要放棄以小股東身份監管你的股票。你的聲音可能在下一次股東大會就會被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