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爾蓋茨預測,未來10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導致世上多數事情不需人類都能完成。(資料圖片)
人工智能會取代老師嗎?
經濟自救,假如人工智能10年內可取代教師,50歲以下的教師要自救轉行,我們的教育大學亦應該關門大吉了。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近日公開預測,未來10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導致世上多數事情不需人類都能完成。在免費智能的新時代,最好的的醫療諮詢和教學都是免費的,醫療與教學都不需要人類,人工智能將完全取代醫生和老師。曾經為人師表,有超過廿年大學教學經驗的我可以告訴大家,我不同意蓋茨的預測。
曾幾何時,有預言家斷言印刷成本下跌教科書本普及將導致大量教師失業。歷史證明,書本和老師的關係是互補多於替代,書本普及反而增加了老師的需求。轉眼到了互聯網年代,再有預言家斷言大型開放網上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又稱MOOCs)會將導致大量質素低的教師失業。時至今日,MOOCs未成氣候,傳統高等教育卻愈來愈貴。免費智能新時代會有分別嗎?是的,經濟學研究一早發現老師質素對教學非常重要,但我們至今仍不太了解好老師是怎樣培養的。諷刺的是,蓋茨基金會便曾花了數以億計的資源去研究提升教學效能的種種方法,失敗的研究結果蓋茨比我們只會更清楚。同理心、好榜樣等等,有效教學只需要智能而不用愛心嗎?Grok亦不同意:「AI會是教育的強大助手,但老師的核心價值——人性化的引導和啟發,很難被取代。」
人工智能幫理不幫親,我認識的政治經濟學則解釋教育有時幫親不幫理;首先,教師可能是全球各行各業中最公會化的行業,公會成員比其他打工仔更會遊說政府捍衛行業利益。至於政府,毛主席一百年前已說過:「教育為促使社會進化之工具,教育者為運用此種工具之人。」甚麼工具?《Dead Prez》的《They School》有以下一句開場白:「The same people who control the school system control the prison system, and the whole social system」。除非未來10年人工智能將比人類更可靠更有感染力,否則AI不會取代教師成為灌輸意識形態的政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