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商積極出貨,市場選擇增多,準買家入市前,要做好功課,樓書及價單更應細讀,特別是五花八門的優惠,或需花上一些時間了解,才能比較選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大部分新盤在價單所列單位售價(定價),經多重折扣,與簽署買賣合約所列樓價(合約價)並不一樣,加上發展商「精心雕琢」的各種回贈優惠,準買家要計算物業真實價格,存有一定難度。
基本上,有直接在售價提供折扣,亦有採用「折上折」扣減;發展商又會提供如提早還款可獲現金回贈、從價印花稅優惠或代繳等優惠,這些「優惠」,其實未有反映在「樓價」上,故準買家要衡量自身負擔能力,看能否先付出、後取回? 至於價格的「捨入方法」計算,發展商是換算至個位數、百位數或千位數,同樣對「樓價」會有所影響。 對大多數港人而言,買賣物業仍是人生一件大事,故入市前,真的要好好計計數。 作者為本報地產版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