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港股由21,300點高位捱沽,於兩周挫近2,600點,不少恒指成分股見年內低位,市場籠罩歐債危機及內地增長放緩陰霾。期間大量資金買入牛證博反彈,資金曾連續11個交易日流入牛證,牛證街貨量有增無減,直至當大部分牛證重貨區被強制收回後,流入牛證資金才有放緩現象。
上周起港股於低位見支持,開始有資金趁港股反彈造淡。不少進取投資者想買入距離現貨400至500點的熊證,但大市早前跌勢過急,較貼價熊證未來得及上市,投資者當時只能選擇距離700點或以上的熊證。有發行商早於一周前發行較貼價熊證,但據港交所(388)的上市文件規定,牛熊證發行後,需5個交易日才能上市,故每當大市急升或急跌後,市場往往缺乏貼價的牛熊證。上周大市於低位爭持,較貼價的熊證亦陸續上市。現時熊證重貨區為19,200點及19,300點,只距離恒指約400至500點,反映部署熊證的投資者較為進取。
作者為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