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從來是小眾新聞,本地傳媒大多把英文報道翻譯過來就算,較有心的至多找學者專家解釋幾句。既然過了一兩天就沒有人記得,太認真是不符成本效益的。
今年是例外,皆因得獎者之一是人人都認識的伯南克。這獎項當然是以學術貢獻和影響力為準則,伯南克在加入聯儲局前,除發表過一系列有關大蕭條研究,同時在理論(如金融系統在宏觀經濟中的角色)和實證(如利率政策影響經濟的渠道)皆著述甚多,引用者眾,得獎絕非爆冷。
神奇的是有不少對伯南克研究認識為零(連近乎零也沒有)的評論員,竟可跳出學術框框,就此獎項暢所欲言,用語極盡揶揄挖苦寫成一千幾百字的專欄文章。這就是不學「有」術的功力了。
相比下,另外兩位得獎者戴蒙(Diamond)和迪布維格(Dybvig)較少人談論。他們差不多40年前提出的模型,數學簡約美觀,在研究院一定會讀到。模型有意思值得普及,記得有次在港教本科生,自告奮勇教了一個極簡易版本,效果尚可(大概有一半學生明白),現在試試再簡化,用幾百字解釋其中道理。
創業做生意,不是短期內就有效果的事,是以問銀行借錢,年期一般較長。將錢存入銀行戶口,為的是以備不時之需,遇上意外支出,又或興之所至,都隨時可以提款,年期可以極短。銀行的一個基本作用,就是作為中間人,一面提供存款服務,一面提供貸款選擇,把短的存款轉化成長的貸款。這個一長一短的安排,規模太少難成氣候:你想開餐廳,問我借錢,我就算對你信任十足,也不能借出太多,怕的是有急需時資產動彈不得。銀行優勢在有很多客戶,同一時間只有部分客戶要應急提款,規模效應下借貸可去得更盡,從中賺更多。
不過,理論上客戶是可以胡思亂想,造成災難的。若果市場出現甚麼傳聞,例如銀行忽然多了人排隊,又或其高層據說已逃之夭夭,那存戶就算沒有急需提款,也會忽然急起來,因為不及早去銀行提款的話,可能就會比其他存戶捷足先登,將銀行資產提個清光。爭先恐後,就是銀行擠提的一個根源。
存款保證,又或直接由央行承諾包底,都是避免客戶胡思亂想方法,但未必是唯一方法,也不一定是最好方法。這個模型之重要,在為銀行體系功能提供理論基礎,得出頗有「世上沒有免費午餐」意味的結論:銀行體系對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但亦有破壞力極大的潛在風險。如何發揮其利兼抑制其害,是今天仍熱門的現實難題。
作者為香港亞太研究所經濟研究中心成員/美國維珍尼亞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http://www.facebook.com/economics3.0
逢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