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股指數出現五入五出情況,原因是指數改革之後,恒指公司將會逐步取消紅籌及民企股在國指的數目限制。上周五最新變動之後,中資H股在國企指數的數目降至40隻,但到年底之後,隨著改革全面落實,整個國指包含的H股幾乎肯定會更少。
國指加入紅籌及民企的決定,其實早前已經生效了。執行了一段時間後,某程度上國指原有的設立,要反映真正在中國註冊的中資H股表現、及讓基金有參考及掛鈎的目標,開始有功成身退的味道。對於今次安排,新加入的五隻國指成分股中,碧桂園(2007)早就是恒指成分股,現在又同時屬於國指成分股,同樣情況在之前的騰訊控股(700)、中國移動(941)、中海油(883)亦都發生過,問題也許不大。
至於華潤啤酒(291)、安踏體育(2020)、龍湖集團(960)及新奧能源(2688),比任何一隻被剔出的國指市值都要高,單以市值衡量,入國指又是正常,但以安踏的代表性及品牌,以至近年的成交情況,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更值得被納入藍籌,恒指公司現在的安排,是否又有安慰獎之嫌。
筆者可能太不明白指數公司的編制,或真正採用指數作為推出產品的中介機構的想法,但作為一個重要的股票市場,最活躍買賣及最多衍生產品掛鈎的兩個指數,重疊情況頗為嚴重,是頗為有趣現象。
由於恒指及國指股份重疊,市場不能視國指為藍籌股B隊,但又由於港股的上市企業愈來愈中國企業化關係,引申出來是如何分別決定股份納入恒指及國指的標準。
作為投資者,要的既是指數有代表性的企業及具備活躍交投的股份,而作為指數公司,希望的可能大概是更多產品採納指數,從而有更大收益。所以,所謂的指數代表性會包含兩個意義,牽涉公司既可以是活躍交投股份,亦可以是有品牌、有業務獨特性、或代表著該市場所在地的重要企業。
肯定,考慮到市值及交投作為首選標準的話,從來是最穩妥做法,但市場目前最大的結構問題在於,上市公司供應是中國、投資市場資金的最大來源之一又是中國,這亦概括解釋到港股指數有時不太代表港股,反而加入了一批有時令人難以理解的股份。
老實,指數公司是按標準辦事,但指數成分股嚴重重疊,區別有限,更反映是本港市場其實好公司有限,而投資者口味亦太過單調。事實上,作為招攬公司上市,港交所(388)會比恒指公司更了解市場,亦深明指數的重要性及具備市場推動作用,由交易所推指數,或可能比恒指公司更為之好,當然中間肯定會被市場界定為有衝突、甚至與上市公司有利益交換之嫌。
逢周二、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