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03-13 06:00:00

香港經濟的改土歸流和屯墾戍邊

分享:
香港吸引不少中資企業來發展。(資料圖片)

香港吸引不少中資企業來發展。(資料圖片)

中國歷史上管治少數民族的土地政策有兩招:「改土歸流」和「屯墾戍邊」。香港架構上不算直轄市,管治香港跟管治少數民族自治區的方式有相似之處,如果把這兩個概念放在分析香港經濟管治和資本流動,會透視到經濟學邏輯外的有趣結論。
 

唐宋時期是行「土司制度」管治,即是由屬地的「本土派」,即本土的頭兒去管理地方。土司制度用香港的術語就是「港人治港」,扶植本土地產霸權,遺禍就是會坐大一方土豪勢力,不聽中央的指揮,山高皇帝遠嘛。

改土歸流則是明清常見的管治方式,就是不用本土的頭兒,改用跟本土沒甚麼交集,同時中央相信的流官去管治地方,梁振英就是例子,他是中央信任的特首,但出名跟地產霸權關係一般。

暫時這一種管治方式,在中央眼中,都算行之有效。流官只是初步計劃,同步進行的是把改土歸流的核心理念,由政制架構向下延至香港產業鍊和經濟命脈,大家見到香港賴以為重的地產行業、金融行業都已經被中資接手了大半。就連本土金融最少人玩的殼股,都愈來愈中資化。無他,改土歸流嘛。

屯墾戍邊西漢時期的管治方式。屯墾即是開墾田地,戍邊就是守衛邊疆,候時出征攻城。屯墾分民屯和軍屯,有點解甲歸田的意味,因為戰爭不常有,有時士兵在非戰時會做農夫、工人開墾田地累積實力,以戰養戰,食住等。

香港不是甚麼軍事大基地,這套理念用來解釋經濟資本流動,倒是合適得很。民屯軍屯,難道不就是民企和國企之別嘛,大家都是中資,共同管治屬地的資本流動。大規模走資去海外併購的大企業是有的,例如海航系,但一般中資在香港都有「屯墾」習慣,在香港慢慢發展金融,買證券行、做基金、做保薦人、買殼。做地產的,則慢慢接手港資做發展商的職能,投地、發展、賣樓等。

中國的土地統治歷史其實好有趣,如果摘取其中有用部分,還是可以看到中央管治香港的影子。星期日香港人的目光都去立法會度,少了人提習大大修了憲的新聞,我不敢有甚麼政治解讀,但當權力更牢固時,對現有的政策和方針有更強的執行意志是錯不了的大勢。

好像現時進行中的改土歸流和屯墾戍邊,未來只會有快無慢,有增無減。香港人、香港產業的角色會慢慢倒退,所以大灣區是管治香港的大國策,那是因為要把香港人搬去大灣區接受中央同化,同時騰出空間讓新香港人、新資本家進場取代香港重要的政經地位。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