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4-07-01 04:30:56
日報

融入大灣區 不等如要讓國際化褪色

分享:
融入大灣區 不等如要讓國際化褪色

融入大灣區 不等如要讓國際化褪色

香港回歸27周年之際,連接中山與深圳的深中通道正式通車,令港人短線北上消費的範圍將向西擴大範圍,而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一小時生活圈亦將更緊密融合。這種變化是國家樂見的。以往有不少人擔心,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文化及生活水平有差距,令融合有困難,但隨著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交通愈來愈便利,民間的交往只會愈來愈緊密。融入大灣區,已是大勢所趨。

從日常觀察,近年香港的商戶愈來愈接受內地通用的電子支付, 內地的商家包括不少著名食肆,亦愈來愈多在進駐香港,即所謂「插旗 」。這樣的轉變,在回歸27年來是反反覆覆的,但總的趨勢,仍是走向融合的。

不過,當香港變得與其他大灣區城市愈走愈近時,反而要時刻提醒自己,香港在國家的戰略格局中,不是一個普通的內地城市,而是有其獨特的角色,就是要堅守一國兩制的實踐,才可以對國家發展發揮最大的作用。而在漸漸融入大灣區之同時,香港不要輕易放棄國際化的特色,不要讓這座本來十分國際化的城市褪色。

回歸以來,一直有聲音要將香港比較西化的硬件軟件統統內地化,以顯示香港結束殖民統治,重投祖國懷抱,例如將舊有帶有殖民地色彩的街道、建築物或地方改名,以便與內地看齊,幸好沒有成事,只有前港督府因實際需要而改為稱禮賓府。很難想像,若果英皇道、威爾斯醫院、維多利亞公園等名字都消失了的話,還算不算是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Ad Block

以上可能都只是表面的東西,香港最核心必須保持不變的,是內在的資本主義制度、行普通法的司法制度、比內地開放的社會氛圍、與外國接軌的多元文化及生活方式。這些都是香港作為中國最國際化城市的獨有優勢,能否繼續,就要看官員及整個建制會否忘記初心,如果為表忠而不必要地事事政治化,犧牲香港的特質,就會令一國兩制走樣。簡言之,香港要安身立命,就必須少談政治,著眼拼經濟,堅守一國兩制,才是生存之道。

一國兩制不能變,但香港在面對全球環境各項變化時,還是要隨機應變。以最近香港迪士尼樂園業績改善為例,其中來自東南亞旅客的增長助力不少,正因為香港擁有國際級的樂園設施,以至國際化的城市氛圍,又是國際航空樞紐,不單止內地旅客想來感受一下,對東南亞旅客亦是非常有吸引力,既然歐美客源恢復不似預期,轉而吸引多些東南亞旅客前來,也是不錯的策略。其實國際化不一定局限於歐美,也可以是面向東南亞、中東等地。

Ad Block

當然,一方面要融入大灣區,另一方面要保持國際化特色, 絕不是容易的事,但正如香港以往可以左右逢源,食四方飯,如今在地緣政治影響下,卻往往左右做人難,香港要生存得比以前更好,惟有迎難而上,背靠祖國,繼續做好超級聯繫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