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生活
2024-06-24 10:00:00

碳遊樂場:香港中小企的大碳夢?

分享:

在繁華的香港街頭,高樓林立間藏著一個少有人提及的秘密——碳足跡。每當享用一杯奶茶或乘搭叮叮車穿行,我們其實都在與碳排放悄然共舞。而今,碳中和成為全球熱詞,碳交易市場亦風生水起,卻似乎成了大企業的專屬遊戲場,讓小企業望而卻步。

想象一下,如果你經營的是一家地道茶餐廳或是創意工作室,想要躋身這場綠色革命,卻發現門檻高得令人咋舌。國際認證如Verra,雖是碳交易界的「名牌」,但動輒數萬美元的入門費,足以讓許多港味小店老闆皺眉。畢竟,在寸土寸金的香港,這筆費用或許能換上幾個月的租金!

監管市場的碳價,比如中國的約60人民幣一噸,歐盟高峰期也不過100歐元,聽起來似乎吸引。但別忘了,這僅是強制市場的標價,自願市場往往只有監管市場的一半價錢。若以新加坡市場為參考,每噸碳以10至15美元計,對於小企業而言,想要通過減排來賺回驗證成本,簡直像是要攀上太平山頂般艱難。

那麼,問題來了:中小企業如何才能在這場碳交易盛宴中分得一杯羹?難道環保只能是大企業的專利嗎?

非也。香港,這座充滿創新精神的城市,正需要一場「綠色小微革命」。政府可以考慮推出屬於香港及大中華區的新碳檢測及認證標準。最低限度也可以考慮補貼計劃,完善認證門檻,或是建立本地化的碳交易平台,讓碳檢測及認證價錢更貼合本地實情。同時,鼓勵社區與企業聯盟,共享碳檢測及認證資源,將中小企業零散的減排量匯聚成河,形成規模效應。

Ad Block

想象一下,當灣仔的小店與中環的初創公司攜手,不僅減少了城市的碳足跡,還能在國際舞台上展現香港的綠色名片。更重要的是,這能讓每個香港人都意識到,碳中和並非遙不可及的理想,而是日常生活中每一次選擇的累積。

因此,讓我們一起探索如何讓碳交易更加接地氣,讓每一個小企業都能輕鬆踏入這場綠色遊戲,共同繪制香港的「碳中和」藍圖。在這個過程中,每一位香港人,不僅是見證者,更是參與者。讓我們攜手,把碳中和從大企業的競技場變為全民參與的綠色派對吧!

Ad Block

房中大象:香港要成功向減碳、滅碳轉型,還有什麼機遇?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